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物·环境
  • 生物·环境
    薛金教, 顾冉冉, 袁英歌, 游义霞, 彭明, 崔百明
    2010, 28(3): 265-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扩展可再生棉花的基因型,选取新疆自育海岛棉品种新海15的胚珠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再生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含0.5mg/L KT和0.5mg/L 2,4-D的MSB培养基,在暗培养条件下可诱导胚珠,产生初始愈伤;愈伤分化则以含0.05/0.1mg/L KT和0.1mg/L 2,4-D的MSB培养基效果较佳;选取浅黄色、结构疏松的愈伤组织在含较高浓度IBA和较低浓度KT、2,4-D的3种调控培养基上依次继代,以此实现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及细胞状态调控;液体悬浮培养和干燥胁迫处理均有利于胚性愈伤的体细胞胚胎诱导;子叶胚的萌发及植株再生则以含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的1/2 MSB培养基效果较佳。
  • 生物·环境
    郭红梅, 朱伟伟, 陈福龙, 陈芳, 陈远良, 高剑峰
    2010, 28(3): 270-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黄瓜新泰密刺种子根尖为材料,制作黄瓜中期染色体C显带制片,得到清晰稳定的染色体C显带带纹,在采用常规压片和去壁低渗的制片方法的基础上,对植物染色体显带的制片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利用改良后的方法得到了较多的且清晰稳定的黄瓜中期染色体C显带带纹,其单倍染色体带纹总数为30。结论:染色体制片中的解离、压片、干燥等多个步骤对染色体显带有显著的影响。
  • 生物·环境
    林祥群, 于磊, 马彩梅, 郭江松
    2010, 28(3): 274-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采自准噶尔西部山地的野生线叶野豌豆进行栽培驯化,观察物候期,测定产草量,并对各生育期的干草样进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田间驯化线叶野豌豆的整个生育期为120~130d,定植第3年的产草量可达7620~10680kg/hm2,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及较低的粗纤维;生育期内生长高度呈S型曲线,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粗纤维基本保持稳定;对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进行耦合分析,得出以收获饲草为目的的最佳收获期为开花中期。
  • 生物·环境
    李磊, 邱东, 陶冶, 刘彤
    2010, 28(3): 27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影响拟南芥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本研究对塔尔巴哈台山南麓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内16个主要物种做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物种总体联结方差比率为1.474,表现为显著正联结。其中有65.83%的种对表现出正关联,余下表现为负关联;χ2检验为显著或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35对,其中正关联26对,负关联9对;有77.5%的种对关联强度指数(OI)<0.6,χ2检验联结性多不显著;优势种对间的OI值基本都>0.6,多为显著或极显著正联结。去势对应分析表明,主要优势种都聚集在排序图中央,种间联结紧密,而次要种则零散于其周缘,连接性较弱。16个物种分成2个生态种组,但组间界限不明显。拟南芥与群落主要优势种关系密切,对其依赖性较强,表明群落优势种是影响拟南芥生存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
  • 生物·环境
    赵文勤, 庄丽, 远方, 李卫红, 公维昌, 徐智全
    2010, 28(3): 285-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自然荒漠区、自然人工交错带、人工种植区等3种不同生境类型下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ge)和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db)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研究不同生境下梭梭和柽柳的生理生态特性,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自然荒漠区和人工种植区的柽柳和梭梭丙二醛含量较多,保护酶活性较高。而自然人工交错带上的植株相对于上述2种样地,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都较低。结合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梭梭比柽柳具有更强的耐旱性。
  • 农学·植物保护
  • 农学·植物保护
    张西英, 朱永军, 李金荣, 张薇
    2010, 28(3): 290-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海岛析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通过测定海岛棉新海3号×吉扎82的181个F2∶3家系的7个产量性状和7个纤维品质性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以明确其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育种中选择高衣分的材料不仅可以提高皮棉产量,而且可以间接地增加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纤维伸长率、比强度,降低马克隆值,这有利于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提高,但会降低纤维整齐度。产量各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可知,无论是直接通经系数还是最后的净效应值,其作用均是单株铃数>衣分>单铃重,偏重单株铃数和衣分的选择,将有利于海岛棉产量的提高。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可见,比强度、整齐度和长度是影响纤维品质的最重要因素。
  • 农学·植物保护
    马腾飞, 危常州, 王娟, 侯振安, 王肖娟, 彭振宝, 张波
    2010, 28(3): 294-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合理施肥与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研究了新疆北部灰漠土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施肥后土壤氨气挥发损失,利用土柱在网室内进行滴灌和漫灌模拟实验,通过自行设计的连续抽气装置(即实现模拟风洞法效果)研究了滴灌和漫灌方式下施肥后土壤氨的挥发损失。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N240、N360和N480kg/hm2),漫灌氨气挥发量略高于滴灌。不同施肥量比较,N360和N480处理与N240和N0处理间差异显著;在相同灌溉处理下,全生育期收集的氨气损失总量为N360>N480>N240>N0,其中FN360(漫灌N360)处理收集的氨气损失总量最高,为1.407kg/hm2,占肥料(N)比例0.39%(<1%);氨挥发主要发生在作物生长的初期阶段,滴灌前3次收集的氨挥发量占总损失量的41%56%。
  • 农学·植物保护
    陈遂中, 谢慧琴
    2010, 28(3): 299-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农学·植物保护
    彭振宝, 赵思峰, 危常州, 侯振安, 冯艳艳, 马腾飞, 孔繁明
    2010, 28(3): 303-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甲拌磷在农田环境中的生态效应,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0、2、8、20、50mg/kg 5个甲拌磷浓度对加工番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甲拌磷对土壤中的真菌、放线菌有抑制作用,但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个浓度处理对根际土壤细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0.4%、12.7%、19.5%、16.9%,对非根际土壤细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1.6%、18.4%、26.2%、27.5%。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大于非根际土壤,细菌根际效应R/B为1.51~2.59,真菌、放线菌根际效应不明显。2mg/kg和8mg/kg甲拌磷处理对番茄非根际土壤脲酶有抑制作用,而20mg/kg和50mg/kg甲拌磷对番茄非根际土壤脲酶有刺激作用。甲拌磷对番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均有一定刺激作用。
  • 农学·植物保护
    许西盼, 曹卫彬, 刘姣娣, 李华, 孟庆建
    2010, 28(3): 310-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石河子垦区,基于Landsat TM图像设计了石河子垦区农用地变化遥感监测技术路线。通过实地调查和以2000年、2008年2时段TM影像为基础开展的研究区农用地遥感监测研究,探讨了垦区农用地变化遥感监测中分类系统的拟定、信息提取与表达、线状地物的扣除及变化数据的分析处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并全面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和利用程度,阐明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点。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 TM图像的石河子垦区农用地变化遥感监测研究效果较好。
  • 畜牧·兽医
  • 畜牧·兽医
    陶金陵, 陈明辉, 孙延星, 蒋文生, 李仁燕, 申红, 贾斌
    2010, 28(3): 315-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CR-RFLP的方法研究了哈萨克羊、多浪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及哈萨克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4个绵羊群体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28种基因型和14个等位基因,其在4个绵羊群体间的分布存在不一致。对4个群体的遗传参数检测结果显示,MHC-DRB1基因外显子2的基因杂合度较大,遗传变异程度较高。根据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5个酶切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对4个绵羊群体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反映了4个群体间就MHC多态性建立的遗传关系,并初步探讨了4个群体间抗病性的相互关系。
  • 畜牧·兽医
    刘继荣, 王开胜, 孙耀强, 刘勇, 毛志福
    2010, 28(3): 319-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目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媒介蜱的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对该地区11个生境点的考查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2776枚媒介蜱,隶属4属11种,初步确定了莫索湾沙漠区、克拉玛依干旱区、安集海农垦区和精河平原牧场媒介蜱的种群落组成和区域分布,并对其群落结构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确定了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媒介蜱的优势物种为残缘璃眼蜱(Hyalomama detritum detritum)、亚洲璃眼蜱(Hyalomama asiaticum asiaticum)、亚东璃眼蜱(Hyalomama asiaticam)、盾糙璃眼蜱(Hyalomama scuperse);在农垦区和平原牧场地段内则以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残缘璃眼蜱、亚洲璃眼蜱、亚东璃眼蜱、盾糙璃眼蜱为优势蜱种。
  • 医学·药学
  • 医学·药学
    胡丹妮, 贾薇, 谭秋芬, 李锋, 杨安强, 蒋金芳, 潘晓琳
    2010, 28(3): 325-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MassARRAY DNA甲基化定量分析方法检测58例宫颈癌组织、57例CIN2/3组织、36例CIN1组织及28例正常对照组织中SFRP1基因启动子区各CpG位点甲基化,探讨SFR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宫颈癌演进及与HPV16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110个CpG单位中甲基化率低于30%的CpG单位1612个,占总数的76.4%;甲基化率大于80%的CpG单位为4.4%,多分布于CIN2/3和宫颈癌组织之中。其中SFRP1基因启动子区CpG12.13和CpG18位点的甲基化率宫颈癌组高于对照、CIN1和CIN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12.13和CpG18位点甲基化率与HPV16感染无相关性(P>0.05)。提示SFRP1基因在CpG12.13和CpG18位点上高甲基化可能与宫颈癌的演进相关。
  • 医学·药学
    李春柱, 彭杰, 韩翠英, 孟宪杰, 王萍, 吴江东, 吴芳, 张万江
    2010, 28(3): 330-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两种多态现象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采用PCR-RFLP分析的方法分别对213例新疆哈萨克族人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及211例有结核分枝杆菌接触史的新疆哈萨克族人群健康对照者进行VDR基因两种多态性(FokI、TaqI)基因分型,探讨它们与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病例组中,FF、Ff与ff 3种基因型分别为72例(33.8%)、96例(45.1%)、45例(21.1%),对照组对应基因型为101例(47.9%)、88例(41.7%)、22例(10.4%),病例组ff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χ2=12.615,P<0.05);等位基因f组间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13.8,P<0.05)。病例组中TT、Ttt、t 3种基因型分别为191例(89.7%)、19例(8.9%)、3例(1.4%);对照组的相应基因型为183例(86.7%)、23例(10.9%)、5例(2.4%),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05)。因此可知,VDR基因FokI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有关联,与TaqI多态性无关联;等位基因f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结核病的易感基因;FokI与TaqI两位点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 
  • 医学·药学
    王刚, 唐斌, 何芳, 刘永平, 王彩娟, 孙雯剑, 张帆, 苏燕, 李扬, 席冬梅, 邓峰美
    2010, 28(3): 335-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27bpVNTR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采用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多重单碱基延伸分型技术(Multiplex sNaPshot)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363名高血压患者(病例组)和37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eNOS基因27bpVNTR多态性分析,比较基因型、等位基因在病例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27bpVNTR基因型bb、aa、ab、bc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78.6%、1.1%、20%、0.3%和78.5%、1.9%、19%、0.6%;等位基因a、b、c分布频率分别为11.1%、88.8%、0.1%和11.4%、88.3%、0.3%;两组eNOS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如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尿酸、载脂蛋白A1/B的平均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OS基因27bpVNTR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EH不相关。 
  • 医学·药学
    张冰荫, 慕晓玲, 王瑞, 杨元元, 李媛媛, 李莉
    2010, 28(3): 340-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砷(Arsenic)干预3T3-L1前脂肪细胞观察其对该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用药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油红O染色方法对脂肪细胞进行鉴定;然后用MTT和细胞计数器检测正常组和砷染毒组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合适砷浓度;正常组和砷染毒组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提取油红O染液,通过比色定量分析检测两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堆积,检测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砷(5μmol/L以下)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促进趋势,相反,高于此浓度时抑制其细胞的增殖;不同浓度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表现为抑制趋势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低浓度砷(5μmol/L以下)可以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高浓度砷抑制其增殖;不同浓度砷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都产生抑制作用。
  • 医学·药学
    杨坚, 史晨辉, 董金波, 王维山
    2010, 28(3): 344-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一侧关节腔内注射强力霉素对制动兔骨关节炎模型对侧膝关节早期退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用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4、8、12周组;给药8、12周组。模型组与给药组均给予石膏固定左下肢。石膏固定4周后,给药组每日给予1.33%的强力霉素0.3mL左膝关节腔内注射。分别在8周、12周处死动物,观察右膝指标包括:软骨大体形态、软骨mankin评分、软骨细胞MMP-3表达及滑膜细胞IL-1β表达。血液检测MMP-3及IL-1β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软骨面光滑,mankin评分较低,IL-1β、MMP-3活性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血液中IL-1、MMP-3含量较低(P<0.05)。由此可知,强力霉素一侧关节腔注射对制动兔骨关节炎模型对侧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有缓解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IL-1β、MMP-3的表达有关。
  • 医学·药学
    张青, 郭淑霞, 张景玉, 郭恒, 张翼华, 徐上知, 孙凤
    2010, 28(3): 349-3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血清IL-6和hsCRP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EH之间的关系。在整群抽样的基础上随机选择135例EH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其血清IL-6和hsCRP水平,IL-6检测采用ELISA法,hsCRP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显示,EH病组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6:(2.05±0.46)pg/mL与(1.77±0.58)pg/mL,P<0.01;hsCRP:(0.49±0.31)mg/L与(0.23±0.16)mg/L,P<0.01;在EH组按血压水平分组后,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血清IL-6、hsCRP浓度无明显变化。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EH其他影响因素后,IL-6、hsCRP与EH密切相关。因此可知,新疆哈萨克族EH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高血糖、高血脂可能参与了体内炎症反应,积极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可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改善血压情况。
  • 化工·材料·食品
  • 化工·材料·食品
    姜丽娜, 但建明, 周文斌, 陈贵红
    2010, 28(3): 353-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微波辅助法提取分离新疆籽瓜皮中果胶的最佳工艺。探讨了各单一影响因素:萃取剂的加入量、萃取剂的浓度、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对果胶产率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萃取工艺,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0,pH值为2,微波功率500W,微波辐射时间6min。萃取液经95%乙醇沉淀、过滤、80%乙醇纯化,最后在60℃下干燥,得到籽瓜皮中果胶的平均产率为18.3%。
  • 化工·材料·食品
    党艳艳, 李春, 张根林, 冯世江
    2010, 28(3): 357-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甘草及膨润土的附加值及酶的固定化寻找新载体提供一种新方法,采用新疆夏子街膨润土作基质粘土,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层柱粘土,采用吸附法固定化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并对该固定化酶载体进行表征和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层柱粘土的孔径分布在2~50nm,属于中孔吸附剂;XRD分析大量的硅溶胶进入粘土层间,其d001值为0.982nm;FT-IR分析显示酶与层柱粘土未结合的羟基发生了氢键缔合而被固定,最高固定化酶活可达1460U/g载体。
  • 水利工程·建筑·力学
  • 水利工程·建筑·力学
    宋日权, 褚贵新, 张瑞喜
    2010, 28(3): 360-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认识绿洲农田表层掺砂和覆砂后层状土的入渗规律及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依据,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绿洲农田表层掺砂、覆砂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试验以不同掺砂量和覆砂厚度为影响因子,设置0%(对照)、25%、50%、75%、100%(纯砂)5个掺砂量处理,折合为覆砂厚度分别是0、1.7、3.6、5.7、8cm。结果表明:表层掺砂(除100%)能显著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并随着掺砂量(除100%)的增加而增加,且提高了掺砂层下部含水量;覆砂抑制了土壤入渗能力,且随着覆砂厚度增加抑制减弱;经Philip和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拟合和I200验证得出:Philip和Kostiakov入渗模型均有较高的实用性,其中Kostiakov入渗模型更佳。
  • 水利工程·建筑·力学
    汪宗飞, 何新林, 陈书飞, 雷成霞
    2010, 28(3): 366-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紧缺,用于防风固沙的人工植被梭梭,在刚种植的1~3年内常常不得不利用较高矿化度的地下水进行补充灌溉,为了给干旱区水资源多种利用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测坑试验,采用3种矿化度(1g/L、3g/L、6g/L)的微咸水对2年生梭梭进行补充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矿化度微咸水对梭梭生理活动与生长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灌溉水矿化度由1g/L增大到6g/L时,其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分别减少20%、35%;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梭梭生长速率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少,在生长旺盛期6g/L灌溉的株高、枝长与冠幅生长率分别比1g/L减少51%、52%、52%;当灌溉水矿化度由1g/L升高到6g/L时,梭梭各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呈下降趋势,生育期总耗水量减少22.1%。
  • 水利工程·建筑·力学
    袁康, 陈燕华, 曾晓云
    2010, 28(3): 371-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疆地区具有气候干燥,年温差、日温差大等气候特点,温度收缩裂缝是现浇楼板裂缝的主要形式,为从减小温差、增大板厚、调整约束构件截面尺寸等方面给温度收缩裂缝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框架结构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元SOLID65建立该结构的整体式计算模型,其中以整体弥散配筋考虑钢筋的影响,以节点压缩、耦合考虑构件梁、板、柱三者之间的协调变形,然后建立了综合温差、板厚、约束刚度3种因素的不同计算工况,分析了这3种因素对楼板主应力分布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温度收缩应力是现浇楼板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大板厚可降低楼板应力水平,增大约束构件刚度可使楼板应力分布趋于均匀,但整体应力水平提高。
  • 机械·电气工程
  • 机械·电气工程
    温浩军, 陈学庚, 康建明, 王士国
    2010, 28(3): 376-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育苗播种是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之一,为提高温室大棚棉花裸根育苗播种的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棉花基质苗床的精密播种机。该机采用4kW的微耕机牵引作业,工作时微型开沟器开出种沟,排种器在镇压整形轮的带动下转动,当排种器转动到设定位置时,开启活门碰撞块打开存种室,将种子排出。镇压整形轮在畦面上滚动,将畦面整平、给种行盖土、对种行进行镇压。播种试验表明:当微耕机行走速度0.6m/s时,单粒籽率≥92%,双粒籽率≤5%,空穴率≤3%,播种效果良好,满足基质苗床精密播种的技术要求。
  • 赵永满, 梅卫江, 王春林
    2010, 28(3): 379-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技术的研究,基于IGA-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原理,运用IGA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进行调整和优化,利用小波包分解获得轴承振动信号的特征向量,进行了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实验研究,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IGA-BP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很强的故障识别能力,说明利用IGA-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轴承故障诊断是可行的。
  • 杨霞, 王文锋
    2010, 28(3): 383-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广义投影的逼近问题。证明了如果一个广义投影算子的谱非空且非单点集,则可以在它的同伦分支内部构造该广义投影算子的逼近;引出了动态投影拓展的概念及部分性质,并提出了关于广义投影逼近的一些公开问题。
  • 数学·物理
  • 数学·物理
    唐红兵, 洪燕君
    2010, 28(3): 387-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一类多时滞带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正解的灭绝性,得到了以积分形式描述的灭绝性的弱充分条件,并得出反馈控制对该种群的灭绝性是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