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个新疆杏品种的叶片为试材,以其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对PCR扩增体系中的10×Buffer(含Mg2+)、dNTP、上下游引物、TaqDNA聚合酶和退火温度5个因素设计6个梯度,研究了新疆杏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PCR扩增条件,建立其优化的PCR扩增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2℃退火45s,72℃延伸2min,35个循环后72℃延伸10min,25μL反应体系10×Buffer(含Mg2+)2.5μL,dNTP0.08mmol/L,上下引物0.16μmol/L,DNA80ng,DNA聚合酶1μL,此为最优的反应体系。
为确诊新疆某牦牛场的某疾病的发病病源,控制病情蔓延,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生化鉴定、PCR鉴定。结果表明:得到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这6株分离菌均对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磺胺、土霉素等药物敏感;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扩增了1条457bp的特异性条带,对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提交的12条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7%~99%。
为探讨IL-6-174G/C及CRP+1059G/C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应用PCR-RFLP方法对新疆哈萨克族MS病例组200例及对照组201例的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位点及CRP基因+1059G/C位点进行检测。IL-6-174G/C位点MS组与对照组均以GG基因型为主,其频率分别为94%和98.5%,G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和1.5%,CC型在MS组有1例,占0.5%,在对照组未发现。G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MS组分别为97.0%和3.0%,两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P<0.05)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CRP+1059G/C位点MS组与对照组以GG基因型为主,其频率分别为93.0%和99.0%,GC基因型频率在两组分别为7.0%和1.0%,CC纯合子基因型在两组中均未检出。G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MS组分别为96.5%和3.5%,两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P<0.05)。IL-6-174G/C和CRP+1059G/C基因多态性与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及组分有一定关联。
利用结构相似的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上的吸附差别研究了MWNTs的吸附选择性,通过吸附速率试验和等温吸附试验比较了MWNTs对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吸附能力。结果显示,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在MWNTs上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接近于均匀表面上的单层吸附;MWNTs对异甘草素的吸附能力强于对甘草素的吸附。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对结构相似的异甘草素和甘草素的吸附具有选择性。
通过对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生药学研究,为车轴草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对两种车轴草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根、茎、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理化特征等进行了鉴定研究。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在植物形态、性状特征、组织结构和所含化学成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作为车轴草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为了保护地理数据的版权,根据地理数据所具有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地理数据水印算法。该算法对地理数据进行网格化操作以构造空域,实施DCT变换,轻微修改DCT系数,然后实施逆DCT变换,得到修改后的空域,通过调整地理数据中点的分布情况嵌入水印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抵抗平移、缩放、旋转和化简攻击。
为了确定最佳延迟时间,更加有效控制分子转动波包。通过数值求解O2分子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的薛定谔方程,研究了O2分子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转动波包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分子转动波包的第1个恢复周期附近,根据取向参数变化率,加上具有恰当延迟时间的第2束激光脉冲,能极大地提高分子取向,从而改变波包的转动特征;同样,在分子转动波包的二分之一恢复周期附近,根据取向参数变化率,加上具有恰当延迟时间的第2束激光脉冲,能极大地降低分子取向,从而有效抑制分子转动波包。在激光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同时改变二束激光的脉冲宽度,适时控制延迟时间,能进一步提高分子取向,从而有效控制分子转动波包。
为了研究Mgn团簇和H2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Mgn团簇吸附H2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通过能量计算寻找出Mgn团簇和MgnH2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并计算了对象最低能量结构的平均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吸附能、垂直电离势、垂直亲和势和能隙。分析结果表明H2分子的吸附对Mgn团簇的稳定性、成键特性和结构的影响均较小,说明Mgn团簇储氢具有易于吸放的可能性;二阶能量差分和吸附能表明Mg4H2和Mg10H2团簇是比较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