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物·环境
  • 生物·环境
    王吉, 韦成瑜, 李邦, 涂锦娜, 杨岩, 王绍明
    2010, 28(2): 13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2005年4月23日到6月5日在准噶儿盆地南缘小沙丘对沙丘北坡、平地、沙丘南坡、农田旁、红柳下5个生境条件下,对齿稃草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编制了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数和死亡数、存活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影响准噶儿盆地齿稃草种群动态的因素主要有非生物因素-水分条件,水分越充足种子的萌发越好,生存率越高。齿稃草纯优群落盖度的减小速率与齿稃草数量减少速率同步,其他物种对齿稃草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齿稃草这种荒漠一年生浅根系的早春短命植物影响而言,影响甚微。
  • 生物·环境
    胡丹凤, 李鸿彬, 陈远良, 陈芳, 高剑峰
    2010, 28(2): 138-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影响芽黄现象的差异表达蛋白,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研究黄瓜芽黄突变体与正常黄瓜的蛋白表达差异。提取相同生长时期的芽黄突变体黄瓜yh与正常黄瓜的叶片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其结果应用PDQuest软件分析。共选取22个蛋白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结果表明,22个蛋白中芽黄突变体中上调表达的有7个,正常黄瓜中上调表达的有6个,无明显差异的蛋白9个。本实验成功建立了黄瓜芽黄突变体双向电泳分析体系,并筛选出差异蛋白,为黄化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 生物·环境
    孙勤河, 马淼
    2010, 28(2): 14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刺山柑为试材,将刺山柑种子置于浓硫酸中分别浸种60、70、80、90、100、110和120min,对酸蚀处理的种子,经H2O2处理4h,然后分别用500、700、900、和1100mg/L赤霉素浸种24h后在培养箱中发芽。浓硫酸酸蚀时间为70min时出苗率最高。GA3处理浓度为700mg/L时效果最好。浓硫酸酸蚀70 min和700 mg/L GA3的处理组合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P<0.05)。
  • 农学·植物保护
  • 农学·植物保护
    庞欢, 李露, 苑会功, 王自布, 银永安, 李卫华
    2010, 28(2): 147-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高抗性淀粉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M344和抗性淀粉含量较低的小麦品种武春3号重组自交得到F2∶3家系,对F2∶3家系抗性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膨胀势进行了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分析了小麦抗性淀粉与其它淀粉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P≤0.01),通径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对小麦抗性淀粉含量存在正向影响,直接通径系数达0.169;小麦抗性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151,P≤0.05),但与膨胀势间呈不显著负相关(r=-0.57)。小麦抗性淀粉含量(Y)与总淀粉含量(X1)、直链淀粉含量(X2)及膨胀势(X3)间的回归方程为Y=0.289+0.007X1+0.037X2-0.033X3,该方程可解释抗性淀粉7%的表型变异,说明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最密切,其次为总淀粉含量。
  • 农学·植物保护
    王仙, 王祥军, 曹连莆, 齐军仓
    2010, 28(2): 152-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提取大麦籽粒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脱脂大麦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辅助提取大麦籽粒总黄酮工艺中的乙醇浓度、液固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和超声时间是影响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该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95%,液固比55mL/g,超声时间22min和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率的理论值可达0.80mg/g。
  • 农学·植物保护
    王少山, 梁广文, 曾玲, 黄寿山
    2010, 28(2): 158-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寻荔枝蒂蛀虫的化学生态调控措施,试验测定了荔枝蒂蛀虫交配前后的雌、雄虫对4种植物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和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和嗅觉行为反应随该虫的交配前后的不同和植物挥发油种类的不同而差异显著。荔枝蒂蛀虫对植物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大小顺序是:柠檬油>薄荷油>飞机草挥发油>松节油。对荔枝蒂蛀虫驱避反应大小依次为薄荷油>飞机草挥发油>柠檬油>松节油。
  • 园艺·林学
  • 园艺·林学
    杨长红, 牛建新, 叶春秀, 刘娜
    2010, 28(2): 162-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库尔勒香梨等19个主要梨品种的cpDNA遗传多态性,采用PCR-RFLP进行分析,利用10对通用引物对总DNA进行扩增,并且采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应用DPS v7.05版软件计算Jaccard相异系数,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进行0-1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对引物(cp01、cp02、cp03、cp04、cp06、cp09、cp10)能在梨属植物上扩增出1条特异性谱带,cp09/MvaI,cp03/Hin6I的酶切位点有显著差异。根据结果分析,库尔勒香梨与鸭梨、砀山梨、苹果梨、早酥、慈梨、金川雪梨、锦丰、新疆句句梨的平均距离系数较小,与其他梨的平均距离系数较大。
  • 园艺·林学
    吴志苹, 马兵钢, 鲁晓燕
    2010, 28(2): 16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建立番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实验体系,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并设计不同的试验处理,以6个番茄品种的花药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蔗糖浓度、硝酸银浓度、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番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及不定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1.0 mg/L的2,4-D和0.5 mg/L的KT,里格尔87-5和石番9号愈伤组织诱导率都达最高;培养基中加入30g/L的蔗糖,里格尔87-5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达20.24%;培养基中加入10μmol/L的硝酸银,花药组织褐化率较对照降低了70.59%,当浓度超过50μmol/L,褐化率增高,出愈率略有降低;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发生率明显不同,相同培养条件下,里格尔87-5的诱导率高达21.43%,而粉B二号的诱导率仅有0.46%;培养基中加入175g/L的马铃薯汁、0.1%的活性炭,6个材料的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5.14%、95.48%。番茄花药愈伤组织在MS+6-BA2 mg/L+ZT0.5 mg/L+IAA0.1 mg/L培养基上可再分化成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达15.15%。
  • 园艺·林学
    于秀针, 刘慧英, 张彩虹
    2010, 28(2): 172-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的生长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加工番茄'里格尔87-5'幼苗为试材,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1、0.5、1.0和1.5mmol/L)的NO供体硝普钠(SNP)并进行低温(12±1)℃/(8±1)℃处理。结果表明,0.1~1.0mmol/L SNP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均提高,电解质渗透率均降低,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潜在活性、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及光能捕获效率均提高,其中1.0mmol/L的SNP显著缓解了低温对番茄幼苗造成的损伤。
  • 畜牧·兽医
  • 畜牧·兽医
    曾献存, 贾斌, 赵宗胜, 王遵宝, 惠文巧
    2010, 28(2): 177-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筛选与绵羊羊毛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探讨Ⅰ型角蛋白中间丝蛋白基因多态位点在不同绵羊品种中的分布规律。采用PCR-RFLP技术对新疆6个绵羊品种Ⅰ型IF基因第1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Ⅰ型IF基因第1外显子经MSPI酶切后产生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呈现多态。各绵羊品种之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和田羊和巴音布鲁克羊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平均He和PIC分别为0.2374和0.2079。
  • 畜牧·兽医
    陈明辉, 王开胜
    2010, 28(2): 180-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查明发生于新疆塔城地区某农场成年牛所发生的一种以流涎,狂躁或低头呆立,视力障碍,咽喉水肿,脑膜出血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采集该农场濒死期病牛的脑、心血、肝、脾和淋巴结,分离其病原,研究病原的形态学特性、培养特性、API STREP 20生化特性、链球菌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的血清学特性;采用平板法观察细菌对绵羊血和兔血的溶血情况;根据NCSL标准采用纸片法检测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选用清洁级小白鼠和家兔作为实验动物,观察分离株的毒力和致病性。结果表明:引起该此发病的病原为豕链球菌,血清学类型为兰氏B型,分离株有较强的毒力和致病性且对青霉素和四环素有耐药性。
  • 畜牧·兽医
    邵会娟, 李炳奇, 唐利容, 刘勤兴, 谷新利
    2010, 28(2): 184-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药复方"促孕散"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方法及其促孕活性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技术,以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促孕散"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方法,测定"促孕散"中生物碱提取物对21日龄雌性小鼠子宫增重、卵巢卵泡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10、超声提取3次、每次20min为最佳提取方法,生物碱提取物对小鼠子宫增重、卵巢卵泡发育的影响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促孕散"生物碱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促孕活性。
  • 医学·药学
  • 医学·药学
    谭秋芬, 贾薇, 胡丹妮, 李锋, 陶林, 梁伟华, 潘晓琳
    2010, 28(2): 18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CADM1基因甲基化与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采用MassARRY Epi TYPER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宫颈鳞癌(n=49)、CIN2/3(n=47)、CIN1(n=28)、正常对照组(n=24)中CADM1基因启动子区15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宫颈鳞癌组CADM1基因启动子区CpG_1、CpG_8、CpG_11、CpG_15位点甲基化率高于CIN2/3、CIN1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2/3、CIN1及正常对照组间甲基化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M1基因CpG8、CpG11、CpG15甲基化率与HPV16感染呈正相关。CADM1基因特异性位点CpG_1、CpG_8、CpG_11、CpG_15的甲基化可能促进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其中CpG_8、CpG_11、CpG_15的甲基化可能与HPV永生化到致瘤型表型的转化有关。CADM1基因特异性CpG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能导致基因转录表达沉默,是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 
  • 医学·药学
    王振焕, 陈雄英, 胡清华, 钟华, 邓峰美, 何芳
    2010, 28(2): 194-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钙受体表达及定位,为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Western-blot和Rt-PCR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UVEC中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钙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显示:(1)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测Ⅷ因子抗原,95%以上的细胞呈阳性着色,证实细胞为HUVEC。(2)RT-PCR检测到HUVEC中459bp和260bpmRNA表达,Western-blot测到HUVEC中22KD和150-160KD蛋白表达。(3)免疫荧光检测到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钙受体定位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由此可知,人的HUVEC中有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钙受体表达,两者是否共定位及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 医学·药学
    唐慧, 郭淑霞, 赵蓉莉, 张景玉, 谭晓华
    2010, 28(2): 198-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检测HIV-1感染相关基因CCR5Δ32在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中基因突变频率,探讨CCR5Δ32基因突变与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关系。以470名维族HIV高危人群(经Western印迹法确诊HIV阳性246人,HIV阴性224人)为研究对象,抽提全血基因组DNA,多重PCR扩增,多重LDR反应,用测序仪检测CCR5Δ32的突变频率。结果:本研究在维族HIV高危人群中检测出CCR5Δ32纯合子突变2例(其中HIV阳性1例,HIV阴性1例),CCR5Δ32杂合子突变38例(HIV阳性24例,HIV阴性14例)。维族HIV高危人群中CCR5Δ32基因突变频率为4.47%,其基因突变在维族HIV高危人群中,HIV阳性和HIV阴性人群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的维族HIV高危人群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5Δ32的突变频率在不同接触类型的高危人群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中CCR5Δ32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中国其他民族人群,高暴露环境是艾滋病在新疆地区的高流行的主要原因。
  • 医学·药学
    周正红, 周生江, 张桂青
    2010, 28(2): 202-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通过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及心理压力、心理适应研究,可以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心理适应状况以及心理压力、心理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大小。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中国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CCSAS)》对新疆8所本科高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心理压力方面,贫困生在家庭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两组学生在心理压力其他维度和总分无显著性差异。在心理健康方面,贫困生在性心理障碍和强迫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两组学生在心理健康其他维度差异均不显著。在心理适应方面贫困生在学习适应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在心理适应的其他维度和总分差异均不显著。除抑郁和依赖维度外,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压力维度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心理适应各维度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贫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面临较多家庭压力,具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心理压力大小和心理适应能力强弱均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 医学·药学
    田卉, 刘彦军, 刘梅, 张梅, 马建慧
    2010, 28(2): 207-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通过自发产生脂质过氧化及分别用自由基诱导剂CCl4H2O2Fe2+-VitC激发脂质过氧化,以丙二醛(MDA)产生量作为脂质过氧化作用程度指标,观察沙枣叶水煎提取物对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强弱。结果显示沙枣叶水煎提取物可降低小鼠肝组织自发性MDA的生成,减轻CCl4H2O2Fe2+-VitC所诱导的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化工·材料·食品
  • 化工·材料·食品
    程喜梅, 武春阳, 徐龙龙, 陈宇, 代斌
    2010, 28(2): 21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介质阻挡放电处理硝基苯废水的低能、高效工艺,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样品中硝基苯的含量,考察催化剂、放电电压、空速、时间和浓度等各因素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Ti O2浓度为400 mg/L,反应电压为26kV,反应时间为30 min,空气流速为600 mL/min。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降解率平均可达96.46%,RSD=1.23%,表明经优化后工艺条件可靠。
  • 化工·材料·食品
    姜海荣, 宋丽军, 肖建, 江英, 张静, 陈计峦
    2010, 28(2): 215-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条件下,在35℃和65℃下,对脂肪氧合酶(LOX)进行处理,用透射电镜(TEM)、SDS-PAGE电泳、圆二色谱(CD)和荧光光谱对处理后的LOX酶的分子形态、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显示:LOX酶蛋白直径变大,可能是酶蛋白分子发生了聚合反应;LOX酶一级结构未发生变化;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至6.45%,表明LOX酶的二级结构遭到破坏;LOX的荧光光谱图发生变化,表明LOX酶的三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和加热协同作用下,可以达到对脂肪氧合酶(LOX)一定的灭活作用,以上结果可为SCCO2钝化酶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推动该项技术在食品及其他相关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孙志华, 刘志辉, 何秉宇, 闪旭, 陈向云
    2010, 28(2): 221-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三相分离的效率,在反应器中加入螺旋式三相分离器对其进行了改造,并通过试验对其效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对有机物质仍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同时系统出水SS得到了较好的降低。试验从填料体积、水力停留时间、曝气量三个因素分别考查了系统的COD、SS去除效果,系统运行稳定后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0%以上,出水COD基本维持在50~60mg/L,系统出水SS值低于30mg/L,从而证实了对气提式内循环反应改造的最初设想。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刘芝芹, 王克勤, 李艳梅, 涂璟
    2010, 28(2): 227-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干旱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坡面治理提供依据,运用坡面径流泥沙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元谋县典型干热河谷地段坡面小区降雨产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降雨的三个重要特征降雨量、持续时间和时段最大雨强,通过SPSS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降雨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试验期间雨季6月、9月降水过分集中,易形成持续大雨,导致产生大的地表径流并冲刷地表,造成水土流失。研究区存在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A型雨、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的C型雨以及居于二者之间的B型雨;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尤其最大30min雨强是影响坡面产流能力的关键因素;不同雨型下坡面产流能力大小为A型雨>B型雨>C型雨,而产流尺度效应则为C型雨>B型雨>A型雨。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吕廷波, 佟玲
    2010, 28(2): 232-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石羊河流域灌溉水利用水平和存在问题,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进一步发展节水灌溉,应用首尾测算法对石羊河流域不同尺度灌溉水利用率进行了估算及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节水灌溉模式的推广应用和灌区节水改造措施的实施,1976~2005年间石羊河流域灌溉水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由1976年的34%提高到2005年的54.6%;全流域20个主要灌区中,自流水灌区中古浪县古浪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最高,2001~2005年平均为56.7%,地下水利用为主的井泉灌区中永昌县的四坝灌区灌溉水利用率最高,2001~2005年平均为64.0%;石羊河流域县区中古浪县灌溉水利用率最高,2001~2005年平均为55.0%。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李俊峰, 董先军, 杨广, 何新林, 韩志全, 陈伏龙, 贾筱娟
    2010, 28(2): 237-2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田间渠系水量优化配置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缓解绿洲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以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乡灌区为绿洲区典型区域,根据该灌区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灌区来水大、小两种情况下的田间渠系优化配水模型,采用Matlab编制程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得出了流量分别为1m3/s和0.4 m3/s情况下的田间渠系渠系优化配水方案,优化结果比预期节约时间分别为26.45h和35.1h,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划分出的轮灌组,划分结构紧密、分布集中、有利于田间管理,方便运行,节约了灌水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的矛盾。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马金凤, 杨广
    2010, 28(2): 242-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文预报作为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对位于高寒山区的玛纳斯河流域防汛抢险、水利工程建设和调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玛纳斯河水文系统的分析,确定出影响玛纳斯河径流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玛纳斯河流域流量预报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p,q)模型,对肯斯瓦特水文站实测径流过程进行了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实测年径流量有很好的逼近拟合效果,相对误差很小,ARMA(p,q)模型用于径流量预测有较高的精度,是可行的。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刘成钢, 何明胜, 张红彬, 石桂菊
    2010, 28(2): 246-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护墙多功能减震结构是一种新型减震结构,其中围护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脆性抗压件是保证该结构形式在小震作用下二者共同工作抵抗地震作用,而在中、大震作用下发挥TMD功效的关键构件。以脆性抗压件的有效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10组该连接件的抗压承载力试验,对脆性抗压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混凝土受冲切计算方法提出了该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为该结构形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张俊英, 何新林, 汤骅
    2010, 28(2): 251-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梯形渠道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将冻土视为横观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把冻土和混凝土衬砌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分析了新疆兵团农八师西岸梯形渠道冻胀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场。以上分析的结果与实测的数据相吻合,二者的误差满足精度要求,表明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梯形渠道的温度应力、应变是可靠的。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胡中华, 赵敏
    2010, 28(2): 256-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标准蚁群算法易于出现早熟停滞等缺陷,在原有算法基础上引入一定比例的侦查蚁群。在优化过程中侦查蚁群以一定概率做侦查搜索,以扩大解的搜索空间;在信息素更新策略上,为了兼顾当代和历代的搜索成果,采取了信息素混合更新策略,同时增强侦查子群的最佳路径信息及剩余全部蚁群路径信息,有效抑制了收敛过程中的早熟停滞现象,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通过对最短路径路由算法的仿真实验,并与标准蚁群算法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克服早熟现象,而且能够加快收敛速度。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姚斌, 郑汉垣, 张衡, 杨玲香
    2010, 28(2): 261-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使图像的不同增量同时达到最优的去噪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使用Vese和Osher的图像分解模型把图像分成结构和振荡分量,然后根据各个分量的不同特性进行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域阈值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但有效的去除了噪声,而且去噪后图像的视觉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