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物学·生态学
  • 生物学·生态学
    翟伟, 阎平, 刘鸯, 贺晓欢
    2008, 26(3): 265-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野外考察和标本的整理鉴定,结合文献资料,对新疆黄耆属(Astragalus L.)袋果组(Sect.Trichonstylus)和兔尾状组(Sect.Laguropsis)植物进行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黄耆属袋果组有2种,其中毛柱黄耆(A.hey-dei Baker)是新疆新记录种;兔尾状组有15种,其中兔尾黄耆(A.laguroides Pall.)是中国新记录种。
  • 生物学·生态学
    郭静谊, 阎平, 徐文斌
    2008, 26(3): 270-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地考察和标本鉴定,对鄯善境内的野生植物进行了形态分类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鄯善县有野生种子植物48科177属,计296种2亚种1变种;其中,主要的野生植物资源有:食用植物28种,药用植物95种,饲用植物208种,蜜源植物22种,观赏绿化植物68种,工业用植物34种,纤维植物7种,有毒植物7种。
  • 农学
  • 农学
    龚江, 侯振安, 杨振华, 张大伟,
    2008, 26(3): 274-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2种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盐分、氮素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土壤水盐的监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受灌溉方式影响显著,滴灌处理水分下渗较深,使盐分主要分布在30cm以下土壤,同时由于覆膜减少蒸发,有效的抑制了土壤返盐,在距滴头纵向30cm、水平15cm范围内根区形成脱盐区,棉花根系更容易获得生长所需水分、养分,因此棉花比浇灌处理生长旺盛。
  • 农学
    肖春华, 李少昆, 卢艳丽, 王克如, 高世菊, 谢瑞芝, 隋学艳, 柏军华,
    2008, 26(3): 280-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个小麦品种,4个氮素水平的裂区实验设计,对垂直垄平面上不同观测角度冬小麦冠层光谱与叶片氮素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的10种光谱特征参量中,RVI与冠层叶片氮素含量相关性最高,不同角度RVI中,0°观测角的RVI的相关性最显著。对冠层不同角度RVI及叶片氮素进行多种模型拟合,其中0°的GROWTH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建立的0°模型RMSE为0.3402,预测准确率达到90.3%,比180°模型预测精度高23.7%,比90°高5.5%;对2个小麦品种分别建立0°观测角GROWTH模型,普通蛋白型小麦J411模型RMSE为0.2915,反演准确率达到91.64%,ZY9507模型RMSE比J411高31%,预测准确率低3.3%,说明建立的模型更适合普通蛋白含量小麦品种叶片氮素含量检测。
  • 农学
    黄丽叶, 陈应先, 王志刚, 毛鹏志, 朱江艳, 宋超
    2008, 26(3): 286-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新疆利用昆虫辅助传粉制棉花不育系技术,2003~2006年利用4个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保持系,在网室中进行蜜蜂传粉制棉花不育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蜜蜂的数量是影响棉花不育系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蜜蜂传粉使棉花不育系的生育期延长,但保持系的生育期缩短;不育系的单株铃数、单株果枝数、单株空果枝数、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比其对应的保持系虽有增有减,但其差异不显著;不育系的衣分和单铃重均低于保持系,而不育系的始果枝节位、节位高、株高和比强度等性状均比对应的保持系有所增加,但其差异也不显著。不育系的籽棉产量和棉籽产量虽然明显低于保持系,但蜜蜂授粉制棉花不育系1038A的棉籽产量仍达到人工授粉的83.7%,说明在新疆利用网室进行蜜蜂授粉制棉花不育系的方法是可行的。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
    吕学莲, 高峰, 李国英, 李晖,
    2008, 26(3): 290-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九63号棉花品种和其经过病圃定向筛选2年、3年分别对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感、耐病和抗病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差异显示PCR技术对接种枯萎病菌前后的抗、感材料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共得到62个差异条带。进一步通过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发现其中有8个是抗病诱导增强的阳性条带。经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除14-3片段没有找到同源性外,其余的差异条带都可以找到同源性较高的序列。其中10-5和22-11与盐胁迫下松科植物的抗菌素cDNA同源性达到100%,22-6达到96%,22-2与缺氮条件下松科植物cDNA的同源性为100%,推断其与植保素类物质的调控和生成相关;13-10与陆地棉纤维的cDNA同源性为100%,蛋白质序列比对发现它编码磷酸氧化酶相关的维生素类物质,推断其参与抗病相关酶类的合成途径;差异条带6-3与棉花根茎部幼嫩组织和纤维的cDNA同源性为99%,与陆地棉胚珠cDNA同源性为98%;10-7与假定的衰老相关蛋白mRNA同源性为98%。
  • 植物保护
    刘冰, 王佩玲, 芦屹
    2008, 26(3): 296-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滴灌与沟灌两种不同灌水方式下棉蚜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以及同一灌水量不同灌水时期棉蚜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蕾期棉蚜发生数量较常规灌水方式轻,花铃期以后差异不显著;滴灌条件下不同水量间棉蚜发生数量有差异,低水量有助于棉蚜发生,高水量不利于棉蚜发生;常规灌溉量条件下花蕾期提前灌水和推后灌水对棉蚜发生的影响不大。
  • 植物保护
    王兰,
    2008, 26(3): 299-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香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在高温、低温和最适温区内生长差异显著,在20~30℃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低于10℃或高于35℃均不利于菌落的生长;菌丝生长适宜的pH值为4~5,二者对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与其它酸性条件下生长的菌丝差异显著;香梨树皮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好,与其它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差异显著;菌落在含有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光照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影响。
  • 畜牧·兽医
  • 畜牧·兽医
    李广录, 赵宗胜, 阿米娜, 许汉峰, 薛安勇
    2008, 26(3): 303-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MnlⅠ和RsaⅠ对常年发情的湖羊以及季节性发情的中国美利奴羊、罗米丽羊、罗米丽(Romilly Hills)×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褪黑激素受体1a(MTNR1A)基因外显子2的824bp扩增产物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MTNR1A基因外显子2的在605位碱基处表现出MnlⅠ酶切多态性,在604位碱基处表现出RsaⅠ酶切多态性。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4种绵羊MTNR1A基因第二外显子在RsaⅠ和MnlⅠ酶切位点上都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4种绵羊在RsaⅠ和MnlⅠ酶切位点上各基因型的分布通过χ2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0.01)。
  • 畜牧·兽医
    王静梅, 韩文星, 齐亚银, 剡根强
    2008, 26(3): 307-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一种用于绵羊刚果嗜皮菌病的免疫酶标组化法,采用兔抗刚果嗜皮菌抗体及羊抗兔HRP抗体,对2只人工感染刚果嗜皮菌的绵羊病变皮肤切片进行了免疫酶标组化检测,并与分离培养、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只人工感染绵羊皮肤病料均为阳性,与PCR、分离培养及刚果嗜皮菌阳性对照符合率为100%;而健康绵羊皮肤切片、大肠杆菌、肠球菌阴性对照涂片均为阴性。建立的免疫酶组化方法可用于检测绵羊刚果嗜皮菌,且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 畜牧·兽医
    刘志强, 钟发刚, 王新华
    2008, 26(3): 31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犬细小病毒新疆石河子株(CPV-SHZ)的DNA为模板,根据基因库已发表CPV序列设计合成了VP2基因的1对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约1.7kb的片段,按常规方法克隆进pMD18-T载体,经EcoR I和Sal I双酶切筛选到阳性质粒。测序得到VP2全基因组序列,并登陆Genbank(EU170352)。进一步对该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基因片段长度为1755bp,与CPV参考株毒株V154(Type2a)、LCPV-V204(Type2b)、LCPV-V139(Type 2c(a))、LCPV-V203(Type 2c(a)),其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32%、98.75%、98.97%、98.69%,确定CPV-SHZ株基因型为2a型,将其同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主要分离株进行基因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我国北京分离株BJ018/07亲缘关系较近。
  • 医药·卫生
  • 医药·卫生
    李新丽, 郭二兵, 于娜, 罗星, 郭政, 崔丽娟, 杨磊, 郑志红, 黄瑾
    2008, 26(3): 316-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毕赤酵母表达重组Neuritin蛋白的产物进行了纯化和鉴定,并进行了细胞毒性的量效关系的研究,为进一步应用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应用甲醇诱导毕赤酵母工程菌株GS115/pPIC9K-rhNeuritin表达Neuritin蛋白,对甲醇诱导的浓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表达产物经Ni-NAT纯化和透析浓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将纯化产物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对Neuritin蛋白与细胞存活的量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条件优化的结果显示,1%甲醇浓度诱导表达96h时,Neuritin蛋白表达量最大,可达0.48mg/mL。SDS-PAGE确定了表达产物分子量的大小,约为11kda;Western-blot证实表达产物为Neuritin;进一步的细胞毒性实验显示,纯化后的Neu-ritin蛋白在2.5μg/mL的浓度比较适合细胞生存。毕赤酵母高效分泌性表达了人Neuritin蛋白,经过镍柱亲和层析得到了有效的纯化,其发挥生物学作用的蛋白浓度为2.5μg/mL。
  • 医药·卫生
    蒋金芳, 郑兴征, 李洪安, 潘晓琳, 梁伟华
    2008, 26(3): 32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中P53、CyclinE蛋白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正常、不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P53和CyclinE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P53和CyclinE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性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P<0.01;χ2=40.96,P<0.01),P53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1)、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P<0.01)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CyclinE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Ⅰ、Ⅱ、Ⅲ级三组间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这显示突变型p53的表达和Cy-clinE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 医药·卫生
    唐海峰, 董志红, 陈骞
    2008, 26(3): 328-331.
    观察瘦素对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和胚胎移植后着床率的影响。采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的方法研究仅受精时添加的瘦素对受精后体外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胚胎移植后着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仅受精时添加不同浓度的瘦素对受精卵发育至四细胞胚、桑椹胚及囊胚的比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的瘦素剂量为10ng/mL及50ng/mL时胚胎着床率较高,当添加的瘦素剂量为100ng/mL500ng/mL胚胎着床率未提高,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水平的瘦素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体外胚胎移植后的着床率,高水平瘦素反而对着床不利。受精后至着床前各期胚胎的发育率与受精当时瘦素浓度无关。
  • 医药·卫生
    刘新中, 郭成,
    2008, 26(3): 332-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优选甘草次酸混悬型滴鼻剂最佳辅料配方比列,制备性能优良的混悬剂。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均匀设计,以以沉降容积比、重分散性、粒径为指标,以配方辅料为因素对混悬剂的助悬剂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优选出最佳的配方比为甘草次酸g∶吐温-80(mL)∶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g=0.250.3∶0∶.05。所得配方较优。
  • 医药·卫生
    宁建英, 谷强, 盛磊,
    2008, 26(3): 335-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D-二聚体(DD)的变化规律,观察HIE患儿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检测60例HIE患儿(轻、中、重度各20例)血浆中vWF及DD值,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脐带血进行比较。按临床分度标准将HIE患儿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组DD及vWF平均值分别为:(0.0591±0.0078)mg/L,(50.78±6.06)%,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0.0378±0.0070)mg/L,(33.57±6.15)%比较,DD值无差异(P>0.05),vWF值有不同(P<0.01);中度组DD及vWF平均值分别为:(0.1857±0.1183)mg/L,(94.58±5.67)%,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比较均增高显著(P<0.01);重度组DD及vWF平均值分别为:(0.9264±0.0633)mg/L,(228.35±38.2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增高显著(P<0.01);轻、中、重度三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两两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vWF与DD间具有直线相关性(r=0.960,P<0.01)。轻度HIE患儿血管内皮已有损伤,但凝血功能尚正常;中、重度HIE患儿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反映血液高凝状态,其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 
  • 医药·卫生
    李志刚, 马辉, 黄桂林, 侯吉学, 刘永江, 张剑权, 李豫江, 王绪麟, 丛竹军, 张伟,
    2008, 26(3): 338-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44例乳腺癌患者、44例乳腺增生患者血清VEGF-C含量,分析VEGF-C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血清VEGF-C乳腺癌组为227.95±18.21pg/mL,良性病变组176.97±11.2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C含量均值为277.95±18.21pg/mL,术后1个月VEGF-C含量均值为212.45±12.86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VEGF-C含量与原发肿瘤分期相关,与有无同侧腋淋巴结转移无关;4)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5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乳腺癌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组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0.00%)明显高于非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组(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清VEGF-C含量随癌组织中C-erbB-2阳性强度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826,P<0.05)。上述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含量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辅助指标之一;C-erbB-2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乳腺癌的淋巴转移途径中VEGF-C可能与C-erbB-2存在着协同作用。 
  • 医药·卫生
    王喜萍, 戴瑞, 郭继东
    2008, 26(3): 342-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安全性,本文对比观察并分析了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成功率、总X线曝光量、造影剂使用剂量、人均所用造影导管数量、血肿发生例数。结果表明,经桡动脉途径手术成功率高,且不增加X线爆光量及造影剂使用剂量,有节约造影导管数量及血肿发生少量等优点,但经桡动脉途径操作技术方面有一定难度,存在桡动脉痉挛等缺点。因此,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安全可行,操作过程中注意操作技巧,可使患者受益。
  • 化学工业·食品工程
  • 化学工业·食品工程
    仲伶俐, 代斌, 顾承志, 张洁, 阳贤,
    2008, 26(3): 34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先通过Perkin反应由苯甲醛和乙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下合成肉桂酸,经SOCl2氯化后得到肉桂酰氯,进而与牛磺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肉桂酰胺2-(3-苯基-丙烯酰胺基)-乙磺酸,为下一步设计和合成抗高血压药物新型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提供中间体。产物结构由IR和1H NMR确证。
  • 化学工业·食品工程
    马晓菁, 代斌, 赵红卫, 刘桂锋, 鲁建江
    2008, 26(3): 347-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了还原型及氧化型谷胱甘肽在0.2~1.4THz波段的光谱特性,结果显示它们在测量波段表现出不同的吸收位置和吸收强度,同时折射率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明THz波对它们结构的变化有灵敏响应。研究提示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光谱研究手段具有用于多肽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潜力。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何明胜, 刘成钢, 张红彬
    2008, 26(3): 351-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复合墙体开裂荷载是确定该结构体系墙体恢复力模型和损伤指数的重要参数。为了给该结构体系的设计和抗震理论提供依据,本文根据最小耗能原理推导出了该结构体系中填充砌块的开裂荷载计算公式,该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完整描述填充砌块在剪压、剪摩下的破坏形态。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钱波, 左玉强, 王伟, 高娥, 史志刚,
    2008, 26(3): 35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运用相似原理和正交设计法对C15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采用三水平均值相似正交法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用量、减水剂用量和砂率四种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通过二次多项式插值法确定了以上四种因素对强度的影响函数,并由此计算出各因素的最佳用量值分别为:水泥304.4kg/m3,水203.44kg/m3,减水剂2.16kg/m3,砂率35.91%;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得出了水灰比与强度、各因素与强度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样适合于分析不同因素、基于不同性质和目的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江煜, 王学峰
    2008, 26(3): 362-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干旱区农业灌溉水价与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政府与农户博弈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政府只有采用提高灌溉水价政策,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才能够达到非合作均衡,并得到一个博弈对策完美的纳什均衡解。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出2004~2006年玛纳斯河流域农户种植棉花愿意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灌溉水价分别应该大于或等于0.169元/m3、0.162元/m3、0.203元/m3,而实际2004~2006年该灌区平均农户终端水价远未达到农户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要求的灌溉水价,因此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干旱区政府采用提高灌溉水价政策,能有效激励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 机械·电气工程
  • 机械·电气工程
    刘迎春, 曹卫彬, 孙传庆, 李华,
    2008, 26(3): 366-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棉籽油调和比例对调和油燃烧热值影响的规律,实现对特定调和比例的调和油热值的预测,本文采用ZR-15恒温式量热计测定了棉籽油及其调和油的恒容燃烧热,并采用统计软件对调和油热值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调和油燃烧热值与棉籽油调和比例之间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调和油的热值伴随棉籽油调和比例的增加而下降,且下降趋势逐渐变缓;棉籽油调和比例与调和油热值之间更符合二次曲线回归,该回归方程可用于调和油热值的预测。以上结果可为棉籽油的工程化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机械·电气工程
    陈绍杰, 李宏伟, 窦风玲,
    2008, 26(3): 371-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使精量穴播器的结构简单化,提高其作业的稳定性、精确性,降低其能耗,将柱塞的工作原理运用于传统的滚筒穴播器的取种、清种、排种等播种过程,研制了柱塞式棉花膜上精量穴播器。通过对柱塞式棉花膜上精量点播器的结构及工作过程的介绍,阐述了该穴播器各关键部件结构参数的设计依据及确定过程,台架试验的主要结果为:柱塞式棉花膜上精量穴播器在播种速度为3km/h时,单粒率达91%,空穴率仅为2%,表明该种穴播器满足棉花精量播种的要求。
  • 机械·电气工程
    张立新, 黄玉美, 王卫兵,
    2008, 26(3): 375-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开放式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控制器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要求,提出一种可应用于交流伺服电机的基于虚实映射的闭环控制结构模型,探讨了针对交流伺服电机的混联数控机床闭环结构的控制器改进方法;为提高机床的运动精度,通过激光干涉仪测量了坐标轴正反向定位精度。根据测量结果求出误差值,输入数控系统闭环结构中实现机床的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将机床伺服轴定位误差由27.472μm降低为3.746μm,达到了提高机床精度的目的。
  • 机械·电气工程
    陈志勇
    2008, 26(3): 379-3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等效热降法,通过对回水方式影响供热机组可变成本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定量分析回水方式对供热机组可变成本影响的方法,并分别对不同回水率与不同回水温度下各回水位置的热经济性的优劣及可变成本的高低进行了比较分析。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田国忠, 于炯, 刘洪伟, 龚红翠
    2008, 26(3): 382-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时间限制严格的DAG(有向无环图)类型网格工作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排队论时间预测模型的网格工作流调度算法。按照用户提交的工作流执行时间的要求,利用Little公式计算任务在各候选资源上执行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概率的大小,然后选择最佳的候选资源执行工作流任务。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吕承民, 马宇峰, 孙俊, 宋峰, 蔺海峰
    2008, 26(3): 387-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语音通信的安全性和保护音频产品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信息隐藏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一种基于音频载体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算法对音频载体首先进行小波变换并提取小波系数,然后将二值图像嵌入到低频系数中的较大值系列当中,接受时采用相反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并提取出原始水印图像,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算法进行仿真实现。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不可察觉性,对噪声污染和MPEG压缩攻击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 徐燕, 彭军, 邵闻珠, 王新亮, 段英
    2008, 26(3): 391-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增强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RBAC)模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通过将上下文整合到RBAC模型中,提出了基于角色和上下文的访问控制(RCBAC)模型,并给出了它的实施框架。RCBAC模型中,上下文信息动态地控制着用户分配和权限分配,授权决策不仅依赖角色于而且依赖于运行时的各种上下文信息,这使得RCBAC能够灵活、精确地实施各种复杂的访问控制策略。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梁斌, 张更新, 荣江
    2008, 26(3): 395-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增强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RBAC)模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通过将上下文整合到RBAC模型中,提出了基于角色和上下文的访问控制(RCBAC)模型,并给出了它的实施框架。RCBAC模型中,上下文信息动态地控制着用户分配和权限分配,授权决策不仅依赖角色于而且依赖于运行时的各种上下文信息,这使得RCBAC能够灵活、精确地实施各种复杂的访问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