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医药·卫生
  • 医药·卫生
    严丽华, 杨安强, 潘晓琳, 周秋媛, 梁伟华, 蒋金芳
    2008, 26(2): 13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50例非癌宫颈组织中Cyclin D1、CDK 4表达和pRb磷酸化状态,探讨了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D1、CDK4和pRb在宫颈鳞癌中表达及其意义。结果表明:Cyclin D1和CDK4在宫颈鳞癌组中阳性率分别为75%、87%,与非癌宫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b磷酸化在2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提示Cyclin D1、CDK4蛋白的高表达及pRb的高磷酸化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医药·卫生
    陈云昭, 李锋, 胡文浩, 李新霞, 刘春霞, 李洪安, 蒋金芳, 梁伟华
    2008, 26(2): 137-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瘤最新分类标准,分析和总结新疆石河子地区125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以探讨其在B-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依据2001年WHO淋巴瘤新分类标准,运用临床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化对125例B-NHL进行临床病理研究。125例B-NHL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7.6岁(1.5岁81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4∶1。发生部位以淋巴结内为最常见(占60%),其次为胃肠道(占20%),还可见于涎腺等部位。按WHO分类,本组125例B-NHL确定了9个类型,未观察到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和B-前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中最常见的3个类型依次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5例,36%),滤泡淋巴瘤(40例,32%),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细胞淋巴瘤(22例,17.6%)。一些B-NHL的亚型有特异性免疫表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所帮助。病理形态是淋巴瘤诊断的基础,免疫表型在诊断和分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与临床特征结合可使多数淋巴瘤得到明确诊断。
  • 医药·卫生
    丁毓磊, 李娜, 孙凤, 张景玉, 郭恒, 牛强, 郭淑霞
    2008, 26(2):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0例哈萨克族EH患者做病例组,220例血压正常哈萨克族人群做为对照组,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两组人群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进行基因型检测,探讨了新疆哈萨克族人群EH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T1R)A1166C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A、AC和CC基因型及A/C等位基因在EH群和对照人群中分布无差异,男、女不同性别的患者间C等位基因的分布无差异。这显示AT1R基因A1166C分子变异与新疆哈萨克族EH的发病无相关关系。
  • 医药·卫生
    姜素华, 刘佩娜, 付云朝, 廖琳, 刘庆
    2008, 26(2):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新型荧光光源吖啶橙(AO)梯度染色法检测伯氏疟原虫的效率和实用性。对经血液腹腔接种传代感染5d的伯氏疟昆明小鼠(60只)以红细胞的疟原虫寄生率计算法计算原虫密度,并用正常小鼠新鲜血10倍倍比稀释其尾血或眼球血,同时推制薄血片。用新型荧光光源AO法和瑞氏法染色后高倍镜检,记录每片发现三次原虫的平均时间,5min观察300个视野未发现疟原虫者为阴性。本AO染色法、瑞氏染色法能检出的伯氏疟原虫的最低原虫密度分别为11虫/μL、19虫/μL。当原虫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两法检测发现疟原虫的时间有差别,前者比后者快。原虫密度适中的稀释倍数组原虫密度与各法检出的时间为负相关。不同稀释倍数组两法检出时间均为正相关。新型荧光光源AO梯度染色法是检测人体疟原虫的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实用的方法,可推广作为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及后期监测的手段。
  • 医药·卫生
    王树萍, 杨晓燕, 姜素华, 吕芳丽,
    2008, 26(2): 149-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小鼠腹腔接种感染P.b的剂量对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将小鼠腹腔接种感染P.b的剂量分为1×104个/只组、1×105个/只组、1×106个/只组3组,每组腹腔注射前经过血涂片计数发病鼠血虫率、计算各组既定剂量对应红细胞数、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接种血液红细胞数、接种感染、记录各小鼠的存活时间及血虫率。结果表明:1×104个/只组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b感染小鼠存活期间,随感染剂量增多,P.b感染发展速度越快。在P.b动物实验中,尽管剂量的控制存在人为影响较大因素,但不同数量级剂量接种后仍能对实验进展起关键作用。
  • 医药·卫生
    田淑霞, 陈珺明, 边文贵, 李金田, 刘永琦, 刘凯
    2008, 26(2): 153-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平喘灵冲剂对哮喘模型大鼠IgE,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探讨该中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将60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平喘灵大、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及平喘灵冲剂小剂量加地塞米松组。采用免疫放射法观察IgE的变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IL-4I、FN-γmRNA的表达。模型组IgE,IL-4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I、FN-γ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各治疗组IgE,lL-4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I、FN-γ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平喘灵冲剂小剂量加地塞米松组作用更明显(P<0.05)。平喘灵冲剂可能是通过减少IL-4的分泌合成,相对增加IFN-γ的合成,使IL-4和IFN-γ之间趋于平衡,从而抑制体内IgE的产生,发挥其抗气道炎症的作用,平喘灵冲剂与地塞米松合用有协同作用。
  • 医药·卫生
    马建慧, 郑兴征, 陈虹, 刘梅
    2008, 26(2): 157-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复方苦豆子颗粒剂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影响。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测定肝组织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丙二醛含量以及血浆生化学指标;观察鹌鹑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番茄红素用药4周即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的TC、TG含量;用药12周后可显著降低肝脏TG和MDA含量。提示复方苦豆子颗粒剂组大鼠肝脂肪变程度减轻,肝细胞质内脂滴明显减少。提示复方苦豆子颗粒剂具有预防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作用。
  • 医药·卫生
    刘晓东, 闫明, 黄毅, 严欢, 霍仕霞, 张兰兰
    2008, 26(2): 16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温肾苏拉甫片中吗啡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色谱柱: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250mm×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乙腈-0.5%醋酸胺溶液(含三乙胺0.08%)(12.5∶12.5∶75),检测波长:287nm。结果显示吗啡在4.83~38.6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1.283×104C+3.938×104,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99%(n=6)。因此可知,本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控方法之一。
  • 化工·食品工程
  • 化工·食品工程
    赵芳, 王自军, 宋丽, 杨顶峰,
    2008, 26(2): 164-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微波提取异株荨麻得到荨麻多酚,以芦丁、维生素C为对照,研究了荨麻多酚对O2-.、.OH、H2O2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荨麻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外源性天然抗氧化剂。本研究可为新疆麻叶荨麻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化工·食品工程
    武占省, 李春, 孙喜房
    2008, 26(2): 167-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硫酸对乌兰林格膨润土(WZB)进行活化研究,并对活性白土产品进行了化学成分、红外光谱(IR)及氮气吸附技术表征分析,表明活化过程中蒙脱石层间Na+、Ca2+溶出较快,而八面体中的Mg2+、Al3+、Fe3+溶出较慢,且溶出难易程度依次为Al3+、Fe3+、Mg2+;随着加酸量的增加,414cm-1与1639 cm-1附近的峰逐渐降低;产品的总孔容、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径分别从0.1206mL/g、117.5m2/g和4.104nm增加到0.2983mL/g、203.3m2/g和5.869 nm,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规律性变化趋势。
  • 化工·食品工程
    肖芙蓉, 高英, 王运华, 马祥林, 冯春环,
    2008, 26(2): 171-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香草醛、水杨醛和对羟基苯甲醛,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分别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羟胺类Schiff碱配体,并用3种配体与乙酸铜(Ⅱ)合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和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组成。同时,对Schiff碱配体及其相应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和Cu(Ⅱ)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八叠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配合物比相应配体的抑菌活性强,其中水杨醛缩盐酸羟胺合铜对枯草杆菌抑菌效果最佳。
  • 化工·食品工程
    刘志勇, 胡坤, 代斌, 鲁建江,
    2008, 26(2): 175-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絮凝剂是一类可使液体中固体悬浮微粒凝聚、沉淀的物质。本文综述了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对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分类并做了详细论述,并对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淀粉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和复合絮凝剂在废水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另外,对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 农学·植物保护
  • 农学·植物保护
    马丽, 侯振安, 梁永超, 龚江, 胡征, 周小丽, 许化友
    2008, 26(2): 180-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对2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新陆早1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赣棉11却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二品种棉花的丙二醛含量均有一定增加,但新陆早13的丙二醛含量增加更明显。新陆早13的POD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但赣棉11受NaCl胁迫影响较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新陆早13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赣棉11则显著提高。
  • 农学·植物保护
    王志刚, 黄丽叶, 毛鹏志, 赵永刚, 朱江艳, 宋超,
    2008, 26(2): 185-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五水平有重复的最优回归设计,选取种植密度、缩节胺用量和打顶时间等可调控因子进行杂交棉的栽培技术研究,以探索影响杂交棉丰产栽培的关键因子及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对籽棉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打顶时间>种植密度>缩节胺用量;杂交棉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X1≤1.48万株/667m2)、适宜的化控量(X2≤8.3g/667m2)和打顶日期的延后(X3≥7月7日),籽棉产量出现300kg/667m2以上的几率增加;过大的种植密度(X1≥1.72万株/667m2)、缩节胺化控超量(X2>16.7g/667m2)和过早的打顶时间(X3≤6月25日),高产的几率较小(Y≤200kg/667m2)。在2007年特殊气候条件下,当种植密度在0.60~0.84万株/667m2,缩节胺化控量为7.2g/667m2,打顶时间在7月10号时,杂交棉七杂五可获得345.70±0.53kg/667m2最高籽棉产量。
  • 农学·植物保护
    王琳, 银永安, 王雪梅, 薛芳, 李卫华,
    2008, 26(2): 190-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参考AOAC2002.2的方法结合实验室的条件加以改进,并用该方法对国内外100份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抗性淀粉平均含量为2.11%。在所测定的100份春小麦品种中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的有13个,其中新疆品种近半。对这100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按抗性淀粉含量的差异进行聚类分析,分成高、中、低三类,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100份春小麦抗性淀粉的含量在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 园艺·林学
  • 园艺·林学
    郑群, 吕国华, 李天来, 杨庆九,
    2008, 26(2): 195-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相同行距(15cm)不同株距(10cm、15cm、20cm、25cm)和相同株距(15cm)不同行距(10cm、15cm、20cm、25cm)的二种种植方式对瓜尔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尔豆的产量先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密度达到15cm×15cm时,产量最高,密度再增加(15cm×10cm或10cm×15cm),产量反而下降;瓜尔豆的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单株有效花序数、单株产量等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当降到行株距为15cm×20cm或20cm×15cm时,这些指标均达最大值,当种植密度进一步降低,达到行株距为15cm×25cm或25cm×15cm时,这些指标反而下降。
  • 园艺·林学
    樊晓亮, 陆新德, 金玮玲
    2008, 26(2): 199-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除草剂金都尔的不同浓度、不同土壤湿度二因素对加工番茄进行出苗的影响,通过农业通用回归旋转设计试验,并通过对所得试验模型及设计因素与目标值(出苗率)的线性关系进行分析,以求得在一定除草效果的基础上保证最佳出苗的农艺措施。结果表明,96%金都尔乳油使用浓度的最佳区间为425.400~1317.390mL/hm2.750kg水,使用该浓度的适宜土壤湿度区间26.0075%32.9611%,并呈现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除草剂使用浓度下降而出苗率升高的趋势。
  • 畜牧·兽医
  • 畜牧·兽医
    王鹏雁, 蒋建军, 陈创夫, 李彦芳
    2008, 26(2): 202-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新疆绵羊全血中扩增了β-乳球蛋白5′端调控区890bp的片段。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连接于质粒载体pGEM-T上,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提取质粒经PCR扩增、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T-BLG中含有β-乳球蛋白5′端调控区基因片段。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克隆的片段与发表的基因序列高度一致。
  • 畜牧·兽医
    阿米娜, 班谦, 王强, 贺勇生, 赵宗胜
    2008, 26(2): 206-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安塔红鸡和新罗曼鸡正、反交后代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和非线性曲线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后代在30日龄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之后正交后代生长曲线明显高于反交后代,且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状态。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正交后代的生长曲线(分别为0.9950和0.9970)和反交后代的生长曲线(分别为0.9932和0.9942),但Gompertz模型在拟合度和预测体重效果方面相对较好。拟合曲线模型中参数A代表极限体重,正交后代明显高于反交后代,其它参数接近或略有差异。
  • 畜牧·兽医
    申晓莉, 图雅, 贾斌, 田永芝, 蒋松
    2008, 26(2): 209-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30只成年健康日本鹌鹑为材料,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及其分类、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容积、血清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清碱性磷酸酶12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观察血液中各种细胞形态并测量。结果表明:日本鹌鹑血液各种细胞与其他鸟类相似,种属不同是导致日本鹌鹑与其他雉科鸟类血液值差别的主要原因。
  • 畜牧·兽医
    周霞, 马勋, 柳建新, 焦晓军, 刘勇
    2008, 26(2): 212-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从发生羔羊脑炎病例中分离纯化的粪肠球菌经静脉注射接种于健康的2只美利奴羔羊和1只土种羔羊。结果显示,被感染羊均表现出与自然感染绵羊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从脑、心血、肝等组织中回收到了接种菌,从而证明了该粪肠球菌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 生物学·生态学
  • 生物学·生态学
    陈喜凤, 祝建波, 张煜新, 胡鸢雷
    2008, 26(2): 216-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大豆种子中提取RNA,通过逆转录PCR的方法扩增出1307bp的大豆微粒体油酸盐脱饱和酶FAD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 vector,DNA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片段与原序列相似性达到99.9%,蛋白质相似性达到100%,显示其与同科植物花生同源性最高,与其它植物FAD2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实验室前期从锦橙中克隆了种子球蛋白基因启动子ssp,转化烟草证明具有种子特异性调控表达的特性。本研究利用ssp启动子和大豆的FAD2基因构建了在种子专一性启动子驱动下的植物表达载体p3300-ssp-FAD2-Tons,为进一步进行油料作物的脂肪酸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 生物学·生态学
    赵建朋, 顾立军, 胡文革, 康壮丽, 郝凤霞,
    2008, 26(2): 220-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ATCC 14580的GbsA基因(GeneID:3027576)的核甘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的方法扩增由本实验室分离的中度嗜盐菌Bacillus sp.XJ1-05的GbsA基因,经T/A克隆,插入到pBS-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序,结果表明得到的Gbs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473bp。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其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ATCC 14580的Gbs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GbsA基因编码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域,高亲水性,有2个醛脱氢酶作用位点。
  • 生物学·生态学
    张波, 孟学平
    2008, 26(2): 224-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蚶科三种贝类ITS2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分析,用Mega3.1软件进行了系统发育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毛蚶、泥蚶和魁蚶的ITS2大小分别为284~288bp、380bp、413~417bp,三种蚶的445个序列比对位点中,共有172个保守位点,245个变异位点,166个简约信息位点,78个单突变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毛蚶和泥蚶先聚为一支,而后与魁蚶聚在一起。ITS2分析结果显示毛蚶和泥蚶种间的遗传关系较近。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申继红, 王辉明, 石小雷, 辛保卫,
    2008, 26(2): 228-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使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压力管的设计更加安全、经济,本文探讨了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对该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运用ANSYS软件对某市政给排水工程中采用的玻璃钢夹砂顶管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分析,研究了影响该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表明,按此优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可节省材料25.2%。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杨忠国, 谢安国, 刘颖杰,
    2008, 26(2): 232-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供暖管材铺设错乱,系统难于管理等问题,辽宁省某公司开发了新型分户计量给水系统。本文通过水力学实验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阻力系数测定,得出该系统管件的阻力参数,采用回归方法得出管材在非设计工况下的阻力系数。结果表明:该种管材的阻力系数测量结果与实际符合的较好。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章见彬, 刘建军
    2008, 26(2): 235-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贯彻新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集中供暖系统按热计量收费的国家政策,室内采暖系统也由传统的定流量运行方式转变为变流量运行方式。通过分析目前两种常用室内采暖计量系统的变流量特性,提出了双管系统是室内计量供热系统设计的首选形式,同时也论证了单管跨越式系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定流量系统。
  • 机械·电气工程
  • 机械·电气工程
    张宏文, 吴杰
    2008, 26(2): 238-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SolidWorks环境下建立齿轮三维实体模型,将生成的一对齿轮模型进行齿轮啮合标准安装生成啮合模型。通过COSMOS/Works软件网格化成由节点元素组成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进行了齿轮接触应力计算分析,获得了齿轮的接触应力云图,并通过赫兹压力理论验证了基于COSMOS/Works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从而实现CAD与CAE的一体化。
  • 机械·电气工程
    王松雷, 韩刚, 王全伟, 殷玉枫
    2008, 26(2): 241-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内平动齿轮传动设计中几何参数,特别是变位系数确定困难、计算过程繁琐和计算结果精度不高等问题,探讨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优化设计的方法,采用机械优化设计理论,运用CAD建立了内平动齿轮传动变位系数和啮合角的优化求解数学模型,在优化软件LINGO平台上编程实现了计算过程的自动化和几何参数的优化,得到了一齿差和二齿差内平动齿轮传动变位系数和啮合角的最优值,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计算结果表明:一齿差内齿轮副最小啮合角为53.2°,二齿差最小啮合角为39.3°;一齿差内齿轮副的外齿轮最好采用标准齿轮,内齿轮采用变位系数为0.577的正变位,二齿差内齿轮副的内、外齿轮均须采用正变位,有时变位系数大于1。
  • 机械·电气工程
    史军, 任丽静, 王宗刚, 万健如,
    2008, 26(2): 245-2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单晶硅晶体生长中,提拉速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单晶硅的质量,如何提高速度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干扰性能,对提高晶体生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晶体结晶过程的热量运输,得出了单晶硅提拉过程中影响其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将PID神经元网络应用于单晶硅提拉速度控制系统中的方法,形成PID神经元网络提拉系统,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下的PID神经元网络控制系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改善单晶硅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数学·物理学
  • 数学·物理学
    洪燕君, 滕志东
    2008, 26(2): 249-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具有时滞和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Kolmogorov模型的持久性,得到了该模型持久性的比较弱的积分形式的充分条件。这是一个新的结论。
  • 数学·物理学
    赵新俊, 孙萍
    2008, 26(2): 253-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一类半线性热传导方程柯西问题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当初值φ和非线性项up(1-u)满足一定条件时,利用衰减估计和能量估计相结合的方法,并由Banach不动点定理得到了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
  • 数学·物理学
    杨健, 万舒丽, 冯春华, 黄健民,
    2008, 26(2): 257-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线性系统的指数型二分性和Krasnodelskii不动点定理,讨论了一类具有无穷时滞高维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ddt(x(t)+c(t)x(t-τ))=A(t,x(t-τ(t)))x(t)+∫t-∞B(t,s)x(s)ds+i∑=p1gi(t,x(t-τi(t)))+b(t)概周期解的存在性。在较弱的假设条件下得到了该类方程至少存在一个概周期解的定理,推广了已有文献的主要结果。
  • 数学·物理学
    杨祺
    2008, 26(2): 261-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全平面上一类零级Dirichlet级数和随机Dirichlet级数的增长性,得到了零级Dirichlet级数增长性的二个定理,以及当随机变量{Xn(ω)}满足一定条件时,零级随机Dirichlet级数增长性的一个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