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林业
张虎梅, 田雨, 石峰, 李军宏, 罗宏海, 王方永, 韩焕勇
为明确等行距密植机采模式下滴水量对耐旱性不同棉花品种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的调节效应,以耐旱性品种新陆早22号(P22)和敏旱性品种新陆早17号(P17)为试材,设亏缺滴灌(W1)、限量滴灌(W2)、常规滴灌(W3)处理,研究滴水量对棉花叶片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SPAD值和RWC随滴水量减少呈降低趋势,但P22在W2和W3处理下各生育时期均无显著性差异;随滴水量的减少,P17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显著性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显著增加,但滴水量从W3减少至W2时,P22的Pn、Gs、Ci、Y(II)、qP和NPQ无显著变化;在干物质积累方面,W2条件下,P17吐絮期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分别比W3下降16.7%和15.1%,P22仅下降7.6%和3.3%;相关性分析表明生殖器官生物量和SPAD、RWC、Pn、Tr、Gs、Ci、Y(II)、qP均呈显著正相关,与NPQ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等行距密植模式下,选用耐旱性强的棉花品种应用限量灌溉技术,可在保持较高光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提高生殖器官生物量,实现节水稳产适宜机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