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化工·材料·食品
  • 化工·材料·食品
    赵伟刚 , 于二雷 , 耿永发 , 魏忠,
    摘要 ( 87 ) PDF全文 ( 80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醇胺种类和用量对悬浮聚合 PVC 树脂皮膜结构及聚集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醇胺结构中的 氨基和羟基使其具有阻聚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双重作用; 乙醇胺比三乙醇胺的阻聚效果更强; 随着醇胺的增加,PVC 树脂的初级粒子粒径减少、吸油率增加,当添加量达到 0. 15%时,裸露的初级粒子开始减少,皮膜增多,多细胞结构 增多,而表观密度、颗粒粒径、分子量和热稳定性变化不大
  • 化工·材料·食品
    董明慧 , 苑光明 , 王学文 , 刘恩超 , 李志勇
    摘要 ( 55 ) PDF全文 ( 69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高压下 Im2-CN2 的电子结构和吸收系数、反射率、折射率、光导等光学性质,得出 了以下点结论: 随着压强的增大,Im2-CN2 的带隙宽度从 0. 13 eV 增大到 0. 58 eV; Im2-CN2 的价带顶的电子态主要 是由 C-2p 态和 N-2p 态贡献,导带底的电子态主要是由 C-2p 态、N-2p 和 N-2s 态贡献; 随着压强的增大,Im2-CN2 介 电常数、吸收系数、反射率、折射率、光导等都会发生蓝移,这与带隙宽度的变化规律一致。Im2-CN2 在紫外区有良 好的吸收谱,最高达 500 000 cm-1 ,是潜在的紫外吸收材料; 在可见光区折射率实部维持在 2. 7~ 3. 2,可用于光导纤 维涂层材料。
  • 化工·材料·食品
    张欣辰, 徐宇, 花儿
    摘要 ( 85 ) PDF全文 ( 32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 M06-2X 及 6-311G( d,p) 基组,对由 N-烷基乙二胺阳离子[HAlkyl]+ ( hexyl,octyl、2-ethylhexyl 及 EtHex) 与双( 三氟甲基磺酰) 亚胺阴离子[TFSA]- 形成的[HHex][TFSA]、[HOct][TFSA]及 [HEtHex][TFSA]型质子化离子液体( Protic ionic liquids,PILs) 的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几何优 化和分子振动频率分析得到其 5 种较稳定构型[HAlkyl][TFSA]S1 ~ S5,结果表明: 该类 PILs 的基组重叠误差( basis set superposition error,BSSE) 校正后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 ΔEint BSSE 在-88. 8 ~ -108. 9 kcal /mol 范围内; 由于阴阳 离子间形成了较强的 N—H…N 或 N—H…O 型氢键,[HAlkyl]+ 阳离子中参与氢键的 N—H 键长延长,红外谱图显 示 N—H 伸缩振动发生了红移,且红移值显著。通过自然键轨道理论分析可知,其稳定化能主要来源于阴离子 [TFSA]- 中 N、O 原子的孤对电子与阳离子[HAlkyl]+ 中 N—H 反键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 LP ( N/O) →σ* ( N—H) 。采用分子中原子理论计算二阶微扰能 E( 2) 值、电子密度 ρc 值及拉普拉斯值2 ρc 的结果表明,[HAlkyl]+ 中碳链的长短、支链的引入对[HAlkyl][TFSA]分子间氢键作用的强弱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在伯胺质子化构型( S1~ S3) 中形成的氢键相互作用比仲胺质子化构型( S4、S5) 较强。
  • 机械·电气工程
  • 机械·电气工程
    纪萍, 陈玲, 吴静妹
    摘要 ( 66 ) PDF全文 ( 20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电网中复合扰动信号难以分类识别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差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识别新方法, 利用小波变换和 Pasval 定理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解,计算含有信号细节部分的信号能量差,获得新的特 征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样本训练、识别特征向量和分类识别。在无噪声和含噪声二种情况下对多重扰动进 行验证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得知此方法的整体分类准确率高达 98%,充分验证该方法具有可行性、鲁棒性较强和精 度高,为电网质量智能化管理和提高电能质量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 农学·植物保护
  • 农学·植物保护
    张煜 , 杜睿 , 肖庆刚 , 周婷婷 , 张航 , 杨林 , 韩小强
    摘要 ( 72 ) PDF全文 ( 44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 5%d-柠檬烯可溶液剂作为喷雾助剂对棉花脱叶催熟剂喷施的增效作用,通过雾滴示踪法测定了 5%d -柠檬烯可溶液剂对棉花脱叶剂雾滴沉积和脱叶吐絮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添加 5%d-柠檬烯可溶液剂,能够显 著提高棉花冠层上部和中部脱叶剂的雾滴覆盖率( P<0. 05) ,对冠层下部雾滴覆盖率的效果一般; 5%d-柠檬烯可 溶液剂的添加剂量对雾滴覆盖率影响不显著。( 2) 5%d-柠檬烯可溶液剂的添加剂量和雾滴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且 与对照处理具有显著差异( P<0. 05) 。( 3) 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时,添加 5%d-柠檬烯可溶液剂的雾滴粒径 均小于对照处理,表明该类助剂具有促进雾滴沉降的功效。( 4) 5%d-柠檬烯可溶液剂对棉花的品质无显著影响 ( P>0. 05) 。该研究可为棉花脱叶剂的高效喷施和柠檬烯类助剂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 农学·植物保护
    史蛟华, 陈宽, 王晓丽, 安梦洁, 王开勇
    摘要 ( 110 ) PDF全文 ( 30 )   可视化   收藏
    明确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葡萄 K+ 、Na + 转运的影响,为盐碱地葡萄增效提质提供理论依据。以盐碱地葡萄为 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控制试验施加自制( F) 、高分子型( P) 、腐殖酸型( K) 3 种土壤调理剂,测定土壤-葡萄系统 K+ 、 Na + 离子含量,分析施加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葡萄 K+ 、Na + 转运的影响。对比无调理剂处理( CK) ,施加土壤调理剂 改良土壤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盐碱地土壤 pH,提高土壤 K+ 含量,降低 Na + 含量。其中 K 处理土壤 K+ 含 量增加量最高为 42. 66%,土壤 Na + 含量下降量最高为 43. 75%,改善了葡萄生长环境,促进葡萄对 K+ 的吸收,新梢 和叶片器官 K+ 含量增加量最高分别为 33. 96%、26. 81%,促使 Na + 在枝干部积累,减弱 Na + 对葡萄源器官的胁迫效 应。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各器官对离子的运输主要由枝干向上转运,对新梢运输的优先级大于叶片器官,影响 K+ 、Na + 转运的主要是土壤>0. 25~ 0. 5、>1~ 2、>2~ 5 mm 粒径团聚体 K+ 含量和>5 mm 粒径团聚体 Na + 含量。施加 土壤调理剂能降低土壤 pH,提高土壤交换性 K+ 含量,促进葡萄各器官对 K+ 的吸收,缓解离子胁迫。不同类型土壤 调理剂中 K 处理最优。
  • 农学·植物保护
    任美佳 , 张华平 , 钟聪慧 , 张世卿 , 黄家风
    摘要 ( 81 ) PDF全文 ( 192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库尔勒香梨黑斑病的病原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果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通过无伤和 有伤接种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 选取 P8 和 P21 作为代表菌株,通过观察形态学特征、构建多基因联 合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菌株分离结果显示,从病组织中分离获得 36 株病原菌,其中链格孢 34 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 94. 4%。有伤接种 3 d 和无伤接种 5~ 7 d 均可在库尔勒香梨的接种部位观察到与田间相似 的黑褐色坏死病斑,表明从库尔勒香梨上分离获得的链格孢是梨黑斑病的致病菌。在 P8 菌株形态学鉴定的基础 上,基于过敏原基因( Alt-a1) 和翻译延长因子基因( tef1) 构建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将 P8 菌株的种类鉴定为交链 孢( Alternaria alternata) ; 在 P21 菌株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基于过敏原基因( Alt-a1) 和钙调蛋白基因( Cal) 构建的 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将 P21 菌株鉴定为细极链格孢( Alternaria tenuissima) 。综上所述,交链孢和细极链格孢是 导致库尔勒香梨黑斑病的病原。
  • 水利·建筑工程
  • 水利·建筑工程
    王蒙, 徐昊, 马强, 武宏博, 任玉成
    摘要 ( 67 ) PDF全文 ( 124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新疆石河子大学博学楼为研究样本,对该建筑内部夏季热环境参数进行实测,并对被调研者的热感觉 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研究,采用热感觉计算公式和温度频率法得到预测平均热感觉( PMV) 、实际平均热感觉( MTS) 与室内温度的函数关系式,通过 MTS 模型函数与 PMV 模型函数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适应性修正模型理论对得出 的 PMV 模型进行修订,最终得出适用于新疆严寒地区高校教学楼夏季的热环境评价模型 aPMV。
  • 医学·药学
  • 医学·药学
    杨娇, 李迎春
    摘要 ( 65 ) PDF全文 ( 4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高尔基蛋白 73( Golgi protein 73,GP73) 是一种高尔基糖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早期肝癌相关的血 清标志物。GP73 在早期肝癌患者的血液中呈现出高表达,所以 GP73 的检测对早期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本工作制备了一种无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 GP73 的检测。方法 首先利用 3-巯基丙酸( MPA) 中的巯 基在金电极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层,而 GP73 多克隆抗体则与 MPA 上的羧基通过共价键被固定在电极上,最后利用 牛血清白蛋白对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进行封闭。最终以获得的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交流阻抗法 ( EIS) 对 GP73 抗原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其响应信号-电子转移电阻( Ret ) 在 0. 001~ 0. 1 ng·mL-1 范围内,随 GP73 浓度呈线性增加,检测限为 0. 002 1 ng·mL-1 ( S /N= 3) 。结论 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 良好的重复性,可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有用而可靠的平台。
  • 医学·药学
    赵微 , 陈小宇 , 于兰 , 丁杨芳 , 夏源 , 郑秋生,
    摘要 ( 58 ) PDF全文 ( 1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新狼毒素 A( Neochamae jasmin A,NCA) 在体外对小鼠黑色素瘤 B16F10 细胞糖代谢及迁移的影响。 方法 采用黄酰罗丹明 B( SRB) 法检测 NCA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划痕实验检测 NCA 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利用试 剂盒检测 NCA 对 B16F10 细胞中乳酸( LD) 水平、葡萄糖摄取量和 ATP 含量的改变及对己糖激酶( HK) 、丙酮酸激 酶( PK) 和乳酸脱氢酶( LDH) 活性的影响; 利用 RT-PCR 法检测糖酵解及迁移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NCA 显著抑 制小鼠黑色素瘤 B16F10 细胞增殖和细胞划痕愈合,下调 MMP-2 和 MMP-9 mRNA 的表达,上调 TIMP-1、TIMP-2 mRNA 的表达; 下调 GLUT1、PKM2、LDHA mRNA 的表达,浓度依赖性的抑制 ATP 的产生和乳酸的释放,减少葡萄 糖的摄取,降低糖酵解关键酶 HK、PK、LDH 的活性。结论 推测 NCA 抑制 B16F10 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与调节肿瘤 细胞糖酵解有一定相关性。
  • 医学·药学
    刘丹妮 , 张珂 , 陈晓祥 , 杨璐 , 潘馨慧 , 王航宇 , 王金辉,
    摘要 ( 113 ) PDF全文 ( 36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蔷薇红景天中络塞维、络塞琳和络塞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 液相色谱仪,以 ACQUITY BEH C18 ( 100 mm×2. 1 mm,1. 7 μm) 为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 1 %的磷酸水溶液为流 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 0. 2 mL·min-1 ,柱温: 30 ℃,进样量: 1 μL,检测波长为 210 nm。结果 络塞维、络塞琳和 络塞定分别在 15. 00~ 330. 00、4. 70~ 103. 40、55. 00~ 1 210. 00 μg·mL-1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 9、0. 999 8、0. 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1. 38%、101. 21%、101. 73% ( n = 6) ,RSD 值分别为 2. 61%、2. 86%、 2. 54%。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蔷薇红景天的质量控制。
  • 医学·药学
    齐云云, 温鹏, 于诗怡, 李全凯, 李晓娟, 陈文, 韩博
    摘要 ( 69 ) PDF全文 ( 9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寻找五倍子( GallaChinensis,GCE) 中具有抗口腔溃疡的活性成分,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 ( 1) 利 用柱层析分离五倍子中的成分,并建立五倍子化合物库。预测五倍子化合物潜在靶点并构建可视化相互作用网 络。( 2) 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组分最小抑菌浓度( MIC) ,牛津杯法测定活性组分的抑菌圈及药物敏感性。( 3) 分析各 组分在口腔溃疡大鼠体内干预过程中的疗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测定溃疡组织中 TNF-α、IL-1β 和 IL-6 表达水平。结果 ( 1) 将五倍子中化合物分离为 GCE-1、GCE-2、GCE-3 三段组分,经 LC-MS 分析得到 7 个成分,其 中 3 个成分与口腔溃疡治疗的靶点相关。( 2) GCE-2 段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 均为 5 mg·mL-1 。( 3) 与其他 组分相比,GCE-2 治疗效果最好,组织中 TNF-α、IL-1β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 05) ,溃疡组织病理状态改变。结 论 GCE-2 具有较好的抗口腔溃疡活性。本工作系统分析五倍子治疗口腔溃疡的物质基础及可能作用机制,为五 倍子在抗炎、抗菌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 医学·药学
    程小玲 , 丰姝姝 , 张珂 , 王航宇 , 刘博, , 王金辉,
    摘要 ( 61 ) PDF全文 ( 2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白豆蔻挥发油对庆大霉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 Caspase-3、Bcl-2、Bax 及 NF-кB p65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60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白豆蔻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组,每 组 10 只。除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庆大霉素( 140 mg·kg -1 ·d-1 ) 诱导急性肾 损伤模型,连续 7 d; 第八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 28 d。收集大鼠尿液、血液、肾组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以 及对肾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 HE) 染色; Western blot 法用于检测肾组织中 Caspase-3、Bcl-2、Bax 及 NF-кB p65 蛋 白的表达。结果 白豆蔻挥发油能降低急性肾损伤大鼠的尿液中尿蛋白含量和血液中 Bun、Scr 含量,降低肾体指数 ( P<0. 05) 以及改善肾小管病变; 能降低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 MDA、NO 含量和 NOS 活力,增加肾组织中 SOD 及 GSH-Px 活性( P<0. 05) ; 能抑制 NF-кB p65,Caspase-3,Bax 蛋白的表达,促进 Bcl-2 蛋白的表达( P<0. 05) 。结 论 白豆蔻挥发油能改善庆大霉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凋亡有关。
  • 医学·药学
    赵磊 , 木沙江·托乎提 , 牛丽娟 , 苟渔 , 林富顺 , 郭飞
    摘要 ( 60 ) PDF全文 ( 11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新疆天山地区雪岭云杉根际土壤链霉菌进行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为研发新型抗生素提供微生物资 源。方法 利用 5 种培养基对所采集的 5 份样品进行菌株分离培养,以选定的病原菌为靶标,运用牛津杯法对分离 的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抑菌实验。同时利用 PCR 技术,扩增菌株的 16SrRNA 基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基因 PKS1、 PKS2 以及 NRPS。结果 本实验共分离得到 41 株链霉菌,且菌株 TS007、TS054、TS066 可能为潜在新种。一共 22 株 表现出抑菌活性,其中 TS014 菌株对所选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有 32 株菌株具有 PSKⅠ、PSKⅡ、NRPS 基因中的 一种或多种。结论 新疆雪岭云杉根际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链霉菌资源,且这些资源具有开发新型抗生素的潜力。
  • 农业·林业
  • 农业·林业
    张文博, 杨志峰, 吴佩, 赵明伟, 刘慧英, 崔金霞
    摘要 ( 121 ) PDF全文 ( 16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一氧化氮( NO) 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及其低温耐受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津研 4 号’黄瓜幼苗为试验 材料,通过化学遗传法构建不同 NO 水平的黄瓜幼苗植株,研究了不同 NO 水平对黄瓜幼苗叶面积、干鲜重及低温 胁迫( 10 /6 ℃ ) 后丙二醛( MDA) 含量、NO 含量、一氧化氮合酶( NOS) 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CsWRKY 转录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NO 能够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和干鲜重; 低温胁迫后,NO 处理显著提高黄瓜幼 苗 NO 含量、H2O2 含量、NOS 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抗冷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了 MDA 含量,而 PTIO( NO 清除剂) 则显著抑制了 NO 的作用。此外,与 CK 相比,PTIO+SNP( 硝普钠,NO 供体) 处理同样显著提高 了黄瓜的叶面积、干鲜重、NO 含量及 NOS 活性,显著降低 MDA 含量,说明 PTIO 对黄瓜叶片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 外源 SNP 恢复。本研究可为黄瓜栽培中外源 NO 供体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生物·环境
  • 生物·环境
    张纯曦, 阿丽亚·拜都热拉 , 刘丽, 胡梦玲
    摘要 ( 64 ) PDF全文 ( 30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防治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污染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尤为重要。 为合理评估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特征,获得更科学的 PM2. 5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模型,本文以乌鲁木齐 市 2018 年 PM2. 5质量浓度为研究对象,基于 7 个国控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运用 SPSS 数据分析和 GIS 插值方 法探讨 PM2. 5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 PM2. 5 预测模型对未来 PM2. 5 的变化趋势加以预测。结果表明: 乌鲁木齐市 PM2. 5日变化和季变化在不同季节表现规律不同; 空间分布上西南部高于东北部; 影响因子中,CO、NO2、SO2、PM10 与 PM2. 5正相关,O3 与 PM2. 5负相关; 建立的预测模型较为稳健,可用于对未来 PM2. 5变化趋势的预测。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徐路路, 张德贤 , 张鑫, 张苗
    摘要 ( 55 ) PDF全文 ( 42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我国储粮数量智能化的在线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粮仓储粮数量计量方法。该 方法通过在粮仓底部布置若干压力传感器,并以分次进粮且记录的方式获取粮仓底部所受压强值数据集,构建不 同层次的深度受限玻尔兹曼机结构对数据集进行建模验证,对比相应模型的平均重构误差选择最佳检测模型结 构,利用最佳检测模型分别对试验仓及通州、齐河实仓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仓检测平均误差约为 1. 00%,通州实仓检测平均误差约为 0. 42%,齐河实仓检测平均误差约为 0. 99%,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粮仓储粮数 量检测方法的精度高、可用性强,为粮仓储粮数量的计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