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化工·材料·食品
  • 化工·材料·食品
    张阳, 马豫川, 王强, 杜广芬, 何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氮杂环卡宾( NHCs) 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有机催化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 研究了氮杂环卡宾催化下对亚甲基苯醌与醇的 1,6-共轭加成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以 5 mo1%的氮杂环卡宾 IPr 为催化剂,四氢呋喃为溶剂,不同取代基的对亚甲基苯醌与伯醇、仲醇、烯丙醇、炔丙醇以及高炔丙醇都可以在室温 下顺利进行反应,以 38% ~ 97%的产率得到 1,6-共轭加成产物。在该反应中,NHC 作为 Brnsted 碱通过氢键活化 醇羟基催化此共轭加成反应; 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环境友好、催化效率高等优点。
  • 机械·电气工程
  • 机械·电气工程
    袁志峰, 赵永满 , 李景彬, 周雪, 唐永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对新疆农机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进行研究能促使企 业合理地投入成本,提高质量竞争力。本文以规模以上新疆农机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为例,采用 DEA-AHP 法对企 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发现投入/产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结果表明: 利用 DEA-AHP 法研究 发现,在新疆农机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活动中,成本投入结构对质量产出影响较大。建立稳定的供应商供货渠道, 选择合理的投入/产出结构是一种降低成本投入,提高质量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农学·植物保护
  • 农学·植物保护
    陈明 , 穆凯热姆·阿卜来提 , 刘政 , 王晓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放线菌 LG-9 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本文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 了放线菌 LG-9 发酵液对黄萎病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抗菌 LG-9 发 酵粗提液 5 倍稀释液对棉花黄萎菌菌落生长抑制率最大,为 76. 77%,产孢抑制率为 84. 35%,孢子萌发抑制率为 80. 00%; 发酵粗提液 5 倍稀释液处理诱导棉花黄萎病菌抗氧化相关酶酶活降低和丙二醛( MDA) 含量上升。田间 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 LG-9 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培养滤液 3 次灌根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达 到 49. 07%。
  • 农学·植物保护
    龙泽华, 王晶, 侯振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 5 a 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棉花秸秆直接还田或炭化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滴灌棉田土壤有机氮及其组分的影 响,为合理调控土壤有机氮库、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采用两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秸秆还田模式设对照( 秸秆 不还田,CK) 、秸秆直接还田( SD) 和炭化还田( SB) 3 个处理; 施氮量为 0、300 和 450 kg·hm-2 ( N0、N300、N450) 。结 果表明: ( 1) 施氮肥或秸秆还田均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尤其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作用更显著。在施氮肥条件下 ( N300、N450) ,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处理全氮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32. 8% ~ 33. 4%和 37. 2% ~ 38. 4%。秸秆炭 化还田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秸秆直接还田。( 2) 施氮肥显著增加酸解总氮、铵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较对照分 别增加 8. 1% ~ 10. 8%、20. 6% ~ 40%和 32. 3% ~ 42. 9%,而对氨基酸态氮、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无影响。秸秆还田配 施氮肥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显著增加。2 种秸秆还田方式( 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 相比,秸秆炭化还田显著增 加了铵态氮、氨基糖态氮和非酸解氮含量,分别较秸秆直接还田增加 8. 0% ~ 16. 4%、12. 3% ~ 16. 2%和 16. 7%; 秸秆 直接还田主要增加了氨基酸态氮含量,较炭化还田增加 15. 8% ~ 20. 5%。( 3) 秸秆还田和施氮肥也改变了土壤有 机氮的组成。秸秆炭化还田增加了酸解未知态氮比例,降低了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比例; 而秸秆直接还田主要增 加了氨基酸氮比例,降低了铵态氮比例。本研究表明,秸秆炭化还田配施氮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氮库,增强土壤供 氮能力; 又能增加非酸解氮含量和酸解未知态氮比例,提高土壤有机氮库的稳定性。
  • 水利·建筑工程
  • 水利·建筑工程
    郑明, 赵经华, 马英杰, 洪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不同时间步长计算日蒸腾量及不同时空蒸散量的差异性,本文研究运用涡度相关系统、茎流仪及微型 蒸发器对枣园蒸散量、枣树茎流量及土壤蒸发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0 min、30 min 及 60 min 步长下计算日蒸腾基 本一致; 枣园日蒸散量与日蒸腾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1. 1526x + 0. 0793,R 2 = 0. 6648; 涡度相关系统与茎 流系统测定枣园蒸散量之间总差值为 15. 49 mm,差值占比为 4. 14%,两者线性回归结果为 y = 0. 9672x,R 2 为 0. 94,两者之间 NSE 为 0. 93、RSR 为 0. 26; 将微型蒸发器数目进行缩减,缩减后仅保留 2、4、6 及 11 号; 缩减前与缩 减后测定土壤蒸发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1. 0246x,R 2 = 0. 93。由此得出: 10 min、30 min 及 60 min 时间步 长均可准确计算枣园日蒸腾量; 涡度相关系统与茎流仪测定的数据具有较高一致性; 茎流系统可以监测枣园尺度 蒸散量; 微型蒸发器数目可以进行缩减,缩减后不影响整体数据。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蒸散量尺度转换以及微型蒸 发器的合理布设提供可靠依据。为探究不同时间步长计算日蒸腾量及不同时空蒸散量的差异性,本文研究运用涡度相关系统、茎流仪及微型 蒸发器对枣园蒸散量、枣树茎流量及土壤蒸发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0 min、30 min 及 60 min 步长下计算日蒸腾基 本一致; 枣园日蒸散量与日蒸腾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1. 1526x + 0. 0793,R 2 = 0. 6648; 涡度相关系统与茎 流系统测定枣园蒸散量之间总差值为 15. 49 mm,差值占比为 4. 14%,两者线性回归结果为 y = 0. 9672x,R 2 为 0. 94,两者之间 NSE 为 0. 93、RSR 为 0. 26; 将微型蒸发器数目进行缩减,缩减后仅保留 2、4、6 及 11 号; 缩减前与缩 减后测定土壤蒸发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1. 0246x,R 2 = 0. 93。由此得出: 10 min、30 min 及 60 min 时间步 长均可准确计算枣园日蒸腾量; 涡度相关系统与茎流仪测定的数据具有较高一致性; 茎流系统可以监测枣园尺度 蒸散量; 微型蒸发器数目可以进行缩减,缩减后不影响整体数据。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蒸散量尺度转换以及微型蒸 发器的合理布设提供可靠依据。为探究不同时间步长计算日蒸腾量及不同时空蒸散量的差异性,本文研究运用涡度相关系统、茎流仪及微型 蒸发器对枣园蒸散量、枣树茎流量及土壤蒸发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0 min、30 min 及 60 min 步长下计算日蒸腾基 本一致; 枣园日蒸散量与日蒸腾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1. 1526x + 0. 0793,R 2 = 0. 6648; 涡度相关系统与茎 流系统测定枣园蒸散量之间总差值为 15. 49 mm,差值占比为 4. 14%,两者线性回归结果为 y = 0. 9672x,R 2 为 0. 94,两者之间 NSE 为 0. 93、RSR 为 0. 26; 将微型蒸发器数目进行缩减,缩减后仅保留 2、4、6 及 11 号; 缩减前与缩 减后测定土壤蒸发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1. 0246x,R 2 = 0. 93。由此得出: 10 min、30 min 及 60 min 时间步 长均可准确计算枣园日蒸腾量; 涡度相关系统与茎流仪测定的数据具有较高一致性; 茎流系统可以监测枣园尺度 蒸散量; 微型蒸发器数目可以进行缩减,缩减后不影响整体数据。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蒸散量尺度转换以及微型蒸 发器的合理布设提供可靠依据。
  • 水利·建筑工程
    薛景宏, , 董孝曜 , 戚兴博 , 王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震时火灾往往对钢结构力学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钢结构耐火是结构领域研究热点。为了研究矩形钢 管混凝土翼缘工字梁与柱节点火灾过程中滞回性能,根据标准升温曲线 ISO834,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工字梁与 柱节点、纯钢节点进行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得到了火灾中的滞回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滞回曲线随温度升高越来越 水平,塑性出现越来越早; 升温过程中,矩形翼缘组合梁节点的滞回性能优于纯钢节点; 钢材和混凝土性能受温度 变化影响机理不同,应加强上翼缘钢管的耐火方法研究。由上述结果得出: 对于处于高烈度区有火灾隐患的结构 可采用矩形翼缘组合梁,且应加强矩形翼缘组合梁耐火的深入研究。
  • 水利·建筑工程
    苗福生 , 马海龙 , 刘宁 , 杨建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功能梯度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问题,研究了多因素( 水胶比、粉煤灰、硅粉、聚丙烯酸酯乳液) 作用对 聚合物水泥基混凝土电通量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对其电通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加以定量化表征; 建立了电通量关 于各因素的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 各因素对电通量的影响程度为水胶比>聚丙烯酸酯乳 液>硅粉>粉煤灰; 当水胶比、粉煤灰、硅粉、聚丙烯酸酯乳液分别为 0. 22、25%、5%、6%时,电通量最小值为 331. 5 C。
  • 生物·环境
  • 生物·环境
    李研, 刘慧, 黄先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 PEBP) 分为 3 个亚家族,其中 BFT 属于 TFL1 亚家族成员,在维持植物分 生组织的无限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 BFT1 家族成员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 研究克隆 GhBFT1 基因,开展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初步探索 GhBFT1 基因在棉花中可能的功能。通过 RTPCR 的方法从新陆早 33 中克隆了一个 GhBFT1 同源基因,ORF 长度为 525 bp,推测编码 174 个氨基酸,包含 TFL1 亚家族蛋白保守氨基酸位点 His88 /Asp144,同源建模分析表明 GhBFT1 蛋白三维结构与 TFL1 家族蛋白的结构非 常相似,进化树分析表明 GhBFT1 基因与番木瓜、榴莲、哥伦比亚锦葵、可可等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实时荧光定量 PCR ( qRT-PCR) 分析表明 GhBFT1 基因在棉花根、雄蕊、开花当天和开花后 1 天的胚珠中表达量较高。构建融合 表达载体 35S ∶GhBFT1-GFP,转化至农杆菌 GV3101,然后转化本氏烟草叶片中,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烟草叶表 皮细胞,发现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强烈的绿色荧光信号,表明 GhBFT1 是细胞质和细胞核定位的蛋白。本研究对 棉花家族基因做了一定的功能探索,为将来深入研究棉花 BFT1 基因在棉花生长发育和开花转变中的功能奠定 基础。
  • 生物·环境
    刘芳, 肖衡, 金玉环, 孙琦, 黄薇, 康凯程, 黄先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光周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CONSTANS ( CO) 是植物光周期开花途径中关键的基因。 方法 本研究基于短命植物小拟南芥( Arabidopsis pumila) 转录组数据库,获得 1 条与拟南芥 CO 基因 AtCOL1 基因序 列高度相似的 unigene,通过 RT-PCR 方法从小拟南芥中克隆了该 CO 同源基因,命名为 ApCOL1; 进行了基因的生物 信息学分析及节律表达、组织表达和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特征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ApCOL1 具有两个 Bbox 和一个 CCT 结构域,氨基酸序列上与 AtCOL1 相似性高达 86. 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ApCOL1 与 AtCOL1 和琴 叶拟南芥( Arabidopsis lyrata) 的 AlCOL1 亲缘关系较近,且属于第 I 亚组成员。qRT-PCR 实验表明在长日照和短日 照条件下 ApCOL1 具有相似的昼夜节律表达特征; ApCOL1 在小拟南芥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果荚中表达量最高。 250 mmol /L NaCl 胁迫和 20% 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 12 h 明显抑制 ApCOL1 基因的表达,并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 长 ApCOL1 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高温( 40 ℃ ) 胁迫下,ApCOL1 基因的表达在 24 h 内先下降后上升并达到最 高,48 h 又下降到对照水平。低温( 4 ℃ ) 胁迫 24 h 之前,ApCOL1 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但处理 48 h 表达水平 显著下降。结论 本研究表明 ApCOL1 基因能够响应盐、干旱、高温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暗示该基因在小拟南芥抵 抗逆境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 生物·环境
    孙琦, 黄薇, 刘芳, 金玉环, 肖建旺, 黄先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运蛋白( transport protein) 是膜蛋白的一大类,介导生物膜内外的化学物质及信号的交换。植物体内存在多 个与 Na + 转运相关的蛋白,其中液泡膜 Na + /H+ 逆向转运蛋白( Vacuolar Na + /H+ antiporter,NHX) 在离子稳态和提高 植物耐盐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了解转运蛋白基因在短命植物小拟南芥( Arabidopsis pumila) 耐盐方面 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基于小拟南芥响应高盐胁迫叶片转录组数据筛选出 1157 个转运蛋白基因,按功能分为 Na + 转 运蛋白,K+ 转运蛋白,Ca2+ 转运蛋白,ABC 转运蛋白以及糖转运蛋白等,其中功能注释为 Na + 转运蛋白的基因有 24 个。K 均值( K-means)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57 个转运蛋白基因分布于 20 个 K subcluster,其中在 K6、K9、K15 子聚 类中的基因数量分布较多,分别为 172、193、190 个。在分布于 K6 子聚类的 Na + 转运蛋白基因中,有一个编码 NHX2 蛋白的基因经盐胁迫处理后明显上调表达。采用 RT-PCR 克隆了 ApNHX2 基因,ApNHX2 开放阅读框 1626 bp,编码 541 个氨基酸。ApNHX2 蛋白是一个典型的跨膜转运蛋白,具有 12 个跨膜结构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ApNHX2 与 拟南芥 AtNHX2 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显示,ApNHX2 基因在小拟南芥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花 中表达量最高。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构建了过量表达载体 35S ∶ApNHX2并转化农杆菌 GV3101。本研究为 进一步阐述转运蛋白基因在小拟南芥响应盐胁迫中的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 生物·环境
    许开鹏 , 迟妍妍 , 王晶晶 , 王月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应考虑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因此划分生态空间保留区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对克拉玛依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利用 GIS 的空 间分析功能,根据研究区的生态承载力特征,对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沙漠化敏感性 和生境敏感性,明确其分布特征。最后提出引导克拉玛依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空间保留区分区方 案。克拉玛依区西北部低山戈壁区土壤多为砾质,为沙漠化敏感性中度区,大农业区和荒漠农业开发区多为沙质 土壤,是沙漠化极敏感地区。极重要地区主要包括玛纳斯河流域、阿依库勒水库、克拉玛依河,这些区域是克拉玛 依重要的水源地。
  • 生物·环境
    叶尔肯·扎木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额尔齐斯河流域源头两河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受损区的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表植被 3 个方面入 手,选择 10 种恢复措施,布置 2 种单一措施恢复实验,18 种叠加措施恢复试验,通过长期监测,探讨受损区恢复效 果与治理成本的相互关系,并据此找出适宜于本区推广的恢复措施。结果表明: ( 1) 采取叠加措施所取得的生态效 益较单一恢复措施所取得的生态效益提高了 2. 9 倍,叠加恢复措施的恢复效果更明显; ( 2) 在低投入的情况下,建 议采取粗推+河水漫溢措施,治理成本低廉,适宜大范围推广; 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建议采取精推+覆土+人工补植 措施,恢复效果显著; ( 3) 本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叠加河水漫溢措施后,每单位治理成本收获的生态效益最高,为 11,即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最为显著。
  • 医学·药学
  • 医学·药学
    辛慧珍 , 潘璐彤 , 齐军 , 热衣汗古丽·吾不力 , 陈巧 , 石敏华 , 张静 , 靳馥源 , 张春贺 , 李洪涛 , 潘泽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探讨 Rab27B 和 HPV16 /18 蛋白质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慢 性宫颈炎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连续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 HPV16 /18 和 Rab27B 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分别研究 HPV16 /18 和 Rab27B 蛋白质在宫颈鳞癌组织 的表达意义。结果 HPV16 /18 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感染率为 13. 5%,而在宫颈鳞癌组织中为 46. 2%,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0. 05) 。Rab27B 蛋白质表达水平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中、强阳性表达为 32. 4%。在宫颈鳞癌组织中, 中、强阳性表达为 63. 3%。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宫颈鳞癌组织中 Rab27B 表达水平高,HPV16 /18 表达水平也高; 慢性宫颈炎组织中 Rab27B 表达水平较低,HPV16 /18 表达水平也低 ( P<0. 05) 。结论 宫颈鳞癌组 织中 Rab27B 蛋白质的高表达结合 HPV16 /18 蛋白质的表达,可能和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 医学·药学
    韩欢欢 , 郭黎姣 , 杨雄峰 , 周青 , 姜慧娇 , 王小艺 , 陈雪玲 , 吴向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外小鼠内皮祖细胞(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 条件培养基( CM) 对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向内皮细胞( endothelial cells,ECs) 分化的影响。方法 全骨髓贴壁法和差速贴壁法提取培 养 MSCs 和 EPCs,流式细胞术检测 MSCs 和 EPCs 表面标记物,双荧光染色和体外成管实验对 EPCs 进行功能鉴定。 将 MSCs 分为 0%EPCs-CM 组( 对照组) 、25%EPCs-CM 组和 50%EPCs-CM 组。qRT-PCR 检测各组 CD31、vWF、eNOS 的 mRNA 表达水平。体外成管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成管能力; 免疫荧光检测各组 MSCs CD31、CD34 表达情 况; 对各组上清中的 NO 进行检测。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第 3 代 MSCs 高表达 Sca-1,低表达 CD34、CD11b; EPCs 高表达 CD34、CD133 和 VEGFR2,可吞噬 Dil-AC-LDL 和结合 UEA-1。在基质胶上可形成管腔样结构。qRTPCR 显示 3 周时 50%EPCs-CM 组 CD31、vWF、eNOS 表达( 2. 28±0. 25,1. 76±0. 71,8. 27±1. 65) ,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 P<0. 05) 。50%EPCs-CM 组 MSCs 可体外形成管腔样结构; 免疫荧光显示 50%EPCs-CM 组 MSCs CD31 和 CD34 的 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细胞与实验组细胞上清液中 NO 的含量( 8. 81+3. 41,20. 93±9. 47) μmol /L,差异显 著( t = 3. 96,P<0. 05) 。结论 EPCs-CM 能提高 MSCs 体外成管能力,并促进 MSCs 向 ECs 分化。
  • 医学·药学
    张婷, 张倩, 孙悦, 李巧彦, 田云云, 王铁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一氧化氮引发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作用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后期神经元溃变退行的共同途径。方法 为探究肌酸对于神经兴奋性毒性的调节效应,利用一氧化氮供体 GSNO 处理 SH-SY5Y 神经细胞建立硝化应激条 件,检测肌酸对于神经细胞硝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并验证其作用机制。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肌酸的保护作用具有剂 量依赖性效应,添加肌酸能显著提高硝化应激条件下神经细胞活力,降低神经细胞染色质凝结。研究发现,肌酸对 于硝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肌酸激酶催化,以提升细胞能量荷载实现的。结论 肌酸处理可显著提高应激条件 下神经细胞内的 ATP 含量,降低 AMPK 磷酸化水平,且其保护作用可被肌酸激酶抑制剂 DNFB 所拮抗。
  • 医学·药学
    王文强, 陈雅琳, 朱兵兵, 慕晓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人食管癌 Eca109 细胞中 p75NTR 的核阳性表达细胞的特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食管 鳞癌标本中 p75NTR 的核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与各种预后因子的相关性。运用无血清成球培养法培养 Eca109 细胞, 富集到第 1 代肿瘤干细胞球样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得到第 1 代、3 代、5 代、7 代和 9 代细胞球样细胞。检测不同 代次细胞球细胞的细胞周期及成瘤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p75NTR的核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和病理分级有 关,而与其他相关因素( 比如: 性别、淋巴结转移等) 无显著相关性。第 1 代、3 代、5 代细胞球细胞处于 G0 /G1 期细 胞比例随细胞球细胞代数的增长依次递增,成瘤能力依次增强; 第 5 代、第 7 代和第 9 代细胞球细胞处于 G0 /G1 期 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食管癌 p75NTR 核阳性细胞可能是食管癌干细胞。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秦怀斌, 郑瑶, 郭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软件系统的高层抽象和实现蓝本,SA 的描述及设计质量将对整个软件系统开发及维护工作产生重要影 响,同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度量及控制 SA 的质量,已引起国内外 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复杂网络理论及软件体系结构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形式化定义、组成元素、整 体结构、约束条件、相关思想等方面对软件体系结构进行描述,并进行质量评估,这可为后续软件体系结构领域的 相关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