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 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
    赵岩, 陈学庚 , 温浩军
    2018, 36(4): 397-404.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精细农业。新疆兵团农业生产采用规模化生产,具备良好的机 械化和信息化条件,在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田间检测、收获环节持续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在精准农业中卫星导航 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化农业机械控制、精准病虫防治和灌溉、农田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已在新疆 兵团精准农业中得到应用,依托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地基增强系统,为基层农机管理部门、采棉机公司 和农机合作组织提供作业农机实时信息服务,具有定位精度高、作业标准高、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拖拉机自动驾驶 技术在新疆兵团广泛应用于播种、喷施除草剂、苗期化控和植保、喷施脱叶催熟剂、受灾棉田重新播种、中耕施肥作 业、残膜回收、分层施肥、棉花测产、采棉机实时监控等农业过程,生产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棉花生育期的主要阶段,采用精准对行分层施肥技术棉田的主要指标具有一定优势。新疆 兵团在精准农业的方面应注意两点:一是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精准农业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二是用信息化技术 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如下:加强政策引导,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加大科研力度,建立完善的用户服 务体系,拓宽应用领域,强化新疆兵团的辐射带动作用。
  • 化工·材料·食品
  • 化工·材料·食品
    张恒, 顾承志 , 马晓伟, 代斌
    2018, 36(4): 405-411.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苦味酸带来严重的社会安全和环境危害问题,发展快速、选择性痕量检测硝基芳烃爆炸物苦味酸的方 法极为重要。本文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设计合成带有脲基团的锌卟啉荧光探针分子用于含硝基芳烃的荧光检 测;荧光测试结果证实带有脲基团的锌卟啉 ZH- 1 能够快速、选择性检测苦味酸,荧光淬灭明显,其它一硝基芳烃、 二硝基芳烃不能淬灭锌卟啉 ZH- 1 荧光;锌卟啉 ZH- 1 和苦味酸的核磁共振氢谱滴定实验证实脲基团与硝基之间存 在明显的氢键作用,从而导致快速荧光响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氢键策略可应用于荧光探针分子设计用于苦味酸 快速和选择性检测。锌卟啉 ZH- 1 荧光探针结构经 1 H NMR、13C NMR 和高分辨质谱表征。
  • 化工·材料·食品
    王燕, 何亮, 代玉, 王荣杰, 贾鑫
    2018, 36(4): 412-417.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其实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回收、固定、利用及其资源化不仅可以减少大气污染,还 是“变废为宝”的一种有效途径。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巨大孔容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二 氧化碳吸附脱附,但是因其脱附时需要很多额外能量,因此启发人们在合成 MOFs 材料时掺杂功能有机材料、引入混 合配体或者直接用特定基团修饰,从而制备出拥有特定功能的 MOFs 材料。本文研究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掺杂聚多巴 胺支撑银(PDA@Ag)于金属有机框架(UiO- 66)中的纳米晶体材料(PDA@Ag/UiO- 66);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 镜(SEM)和元素面扫描分析等证实了成功制备出十四面体的纳米晶体材料(PDA@Ag/UiO- 66);热重分析(TGA)表明 当引入 PDA@Ag 后,复合材料 (PDA@Ag/UiO- 66) 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通过 CO2 等温吸附 / 脱附试验发现,引入 PDA@Ag 后,复合材料的 CO2 吸附量反而下降,归因于 PDA@Ag 覆盖了 UiO- 66 的吸附位点,但脱附量相对增加了。
  • 化工·材料·食品
    李维军 , 王乔 , 鲁建江
    2018, 36(4): 418-421.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采用顶空直接进样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水中氯乙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低毒、不易挥发的 N,N二甲基甲酰胺(N,N- Dimethylformamide,简称 DMF)作为溶剂,配置氯乙烯标准曲线母液的吸收液,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 0.002 mg/L,标准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1%- 1.3%,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在 98%- 101%,相对标准偏差与加标回收率均 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
  • 水利·建筑工程
  • 水利·建筑工程
    梁萌帆, 李明思
    2018, 36(4): 422-430.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微咸地下水影响下滴灌频率对土壤盐分动态过程的影响,在土柱内进行同一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滴灌入 渗试验。试验中供试地下水矿化度为 3 g/L;滴灌频率设 3 个处理,相应的单次滴水量分别为 0.5、1 和 2 L,滴水间隔分别 为 2、4 和 8 d;各处理的滴水总量均为 2 L;以无地下水条件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充存在两种 形式,一种是地下水上升毛管水直接进入下层土壤,使土壤接近饱和状态,另一种是在地表蒸发拉动作用下,地下水上升 到地表,形成稳定蒸发,并使含水率平均增加 18.76 个百分点,其中,滴灌频率越低(单次滴水量大),土壤出现稳定蒸发的 现象越早。整个土层的盐分动态可分为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区域,即上层土壤积盐区和下层土壤脱盐区;增大滴灌频率 仅能降低表层土壤的积盐程度,不能抑制上层土壤(0- 30 cm 土层)的积盐现象(平均积盐率为 49.58%);但是下层饱和区 土壤(30- 60 cm 土层)因地下水溶解作用使土壤脱盐(平均脱盐率为 30.64%)。低频滴灌因其单次灌水量大,存在深层渗 漏,能起到淋洗上层土壤盐分的作用。
  • 水利·建筑工程
    李文, 南锐锐
    2018, 36(4): 431-436.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腹板受拉 L 形钢筋混凝土柱的性能,在合理选择材料本构关系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有限元 软件 ABAQUS 分析偏心距、加载角、混凝土强度和纵筋配筋率对偏心柱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BAQUS 软件所模拟的 荷载 - 柱中挠度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极限承载力误差仅为 0.53%;随着偏心距的增大,承载力逐渐降低;加载角由 0°增至 180°,承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混凝土强度从 C30 增至 C50,承载力成比例提高;在适筋范围内,纵筋 配筋率从 1.57% 增至 2.79%,承载力也相应逐渐提高。
  • 农学·植物保护
  • 农学·植物保护
    张玉洁, 韩吉梅, 雷长英, 孟浩峰, 张亚黎
    2018, 36(4): 437-442.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海岛棉叶片主脉两侧对称部位的光能截获与其形态及光合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叶片翘曲导致叶片光合 能力异质性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海岛棉 " 新海 25 号 " 叶片为材料,对叶片主脉两侧对称部分的光照日辐射、净光合速 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面积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海岛棉东西向叶片主脉两侧接受的总光能差异极大,南北向叶片差 异较小;东西向叶片沿主脉接受光能较少的一侧,其叶片面积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低于截获光能较多的一侧,叶绿素 a, 叶绿素 b 和叶绿素(a+b)的含量显著高于截获光能较多的一侧,而南北向叶片主脉两侧的叶片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 速率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海岛棉叶片翘曲引起不同方位叶片主脉两侧对称部分所截获的光能异质性,致使叶片面积和 叶绿素含量的异质性,进而共同导致其光合能力的异质性。
  • 农学·植物保护
    潘泽, 李鸿彬
    2018, 36(4): 443-447.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腈水解酶是植物中调控生长素合成色胺(Tryptamine,TAM)途径的关键酶,在生长素的合成及进一步调控植物发 育和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认识腈水解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在前期获得棉花腈 水解酶基因 GhNIT 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基因参与棉花纤维发育的表达特征及组织特异性特征,结果表明:GhNIT 基因 在棉花开花后 16 d 和 25 d 的纤维组织中及花器官(花瓣和花药)中具有较高的表达。克隆获得该基因 1500 bp 的启 动子序列并进行了顺式作用元件分析,pGhNIT 启动子包含典型的核心元件 TATA 框和 CAAT 框,此外,还包含 TC- rich repeats、MBS 等元件,尤其是包含许多响应非生物胁迫和激素的元件如热激、干旱和氧化等胁迫响应元件以及赤霉素 (Gibberellic acid,GA)和光响应元件,如 Box- 4、Box- 1、G- box 等。pGhNIT 启动子元件组成分析结果暗示该基因的表达 可能受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的诱导。进一步以棉花幼蕾为材料进行干旱、高温、低温、黑暗、氧化胁迫等逆境处理, 及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分析 GhNIT 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GhNIT 在 4 ℃处理 3 h 后被显著诱导表达,且其在 黑暗处理 16 h 再恢复光照后表达量增加;此外,GhNIT 的表达显著受高温、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和 H2O2 诱导;在 GA 处理 2 h 和吲哚 - 3- 乙酸(Indole- 3- cetic cid,IAA)处理 1 h 后,GhNIT 的表达显著上调。本研究结果可为 深入研究腈水解酶参与棉纤维发育及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功能提供良好参考。
  • 农学·植物保护
    胡语妍, 万文亮, 王江丽, 刁明
    2018, 36(4): 448-456.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施氮量和灌溉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关系,本研究在大田滴灌条 件 下 , 研 究 了 常 规 灌 溉 Wc 和 适 度 亏 缺 灌 溉 W1、W2、W3,Wc 灌 水 量 5250 m3 /hm2 ,W1、W2、W3 总 灌 水 量 均 为 4575 m3 /hm2 和施 氮 量,常 规 施 氮 N20 (300 kg/hm2 )、氮 肥 后 移 N16a (240 kg/hm2 )、氮 肥前 移 N16b (240 kg/hm2 )、不 施 氮 N0 (0 kg/hm2 ),对春小麦开花前后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干物质的积累量理论 值以适度水分亏缺下氮肥前移 N16b 积累的干物质量理论值高于氮肥后移 N16a。氮素积累量在 4 个灌溉水平下以适 度亏缺灌溉的 W1 水平最大,施氮量为 0- 300 kg/hm2 范围内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转运量和贡献 率以茎鞘为最大,叶片次之,颖轴最小,水分和施氮量的增加有助于氮素的转运。适度亏缺 W1 水平下 N16b 施氮处理 的小麦籽粒产量与 N20 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量下,W1 水平 N16b 处理的氮肥生产效率达到 33.38%,显著高于 N16a、 N20,N16b 的氮肥农学利用率为 17.66%,显著高于 N16a、N20。综上结果表明:W1N16b 处理既保证了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又 减少了水氮资源的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且保护了生态环境,因此 W1N16b 为本实验下的最优水氮耦合模式。
  • 农学·植物保护
    陈志荣, 赵小强, 孙琦, 王元杰, 黄家风
    2018, 36(4): 457-466.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不同寄主来源大丽轮枝菌培养性状的差异及致病类型的分化,本研究对分离自 6 个寄主的 8 个大 丽轮枝菌菌株通过 PDA 培养性状、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测定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对 4 种碳源和氮源的 利用对 8 个菌株的营养需求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致病型和生理小种的分子鉴定及对棉花的致病力,对 8 个菌株的 致病力分化进行了研究。培养性状结果表明:5 个菌株形成菌核型菌落,3 个菌株形成中间型菌落,且菌株之间的培 养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结果显示:红花上的 Vnu 菌株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都明显高于其它 菌株,具有最强的繁殖力,而番茄上的 Vtr 菌株的产孢量最低,马铃薯上的 S2 菌株的孢子萌发率最低,表明各菌株 具有不同的繁殖力。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表明:各菌株对不同种类的碳源和氮源的利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 Vtr 菌 株对所有供试碳源和氮源的利用能力最好,向日葵上的 S1 对 4 种碳源的利用最差,表明菌株之间具有不同的碳氮 源需求。致病型和生理小种的分子鉴定表明:Vnu 为 1 号小种,除 Vtr 之外其他菌株均为 2 号小种,并且只有鉴定为 2 号小种的菌株才可以进一步分为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所有供试菌株均能侵染棉花引起黄萎病,马铃薯上的 S2 菌 株和茄子上的 S3 菌株对棉花的致病力比棉花黄萎病菌 V592 强,其他菌株对棉花的致病力明显比 V592 菌株弱,且 发病延迟,表明 8 个菌株致病力分化明显。
  • 农业·林业
  • 农业·林业
    钟颖, 冯建荣 , 刘海楠, 李文慧, 吕文娟, 田雯
    2018, 36(4): 467-474.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在分子水平应用 RNAi(RNA interference)技术调控梨自交不亲和性状,培育自交亲和梨品种。方法 基于本实验室获得的库尔勒香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自交不亲和品种花粉决定子 SFBB- γ 基因 cDNA 全长 序列,选取 SFBB- γ 基因 F- box 区和可变区 V3 分别设计 141 bp 和 120 bp 的片段作为干扰序列,以棉花基因组 DNA 242 bp 的序列 作为间 隔片 段 ,利用 融 合 PCR (Fusion PCR) 构 建 SFBB- γ 基 因发 卡 结构(intron- containing hairpin RNA,ihpRNA),酶切后与 pCAMBIA1304 植物表达载体相连,构建 SFBB- γ 基因 RNAi 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农 杆菌 GV3101 中。利用叶盘转化法转化到库尔勒香梨无菌叶片中,用 GUS 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侵染叶片。测序结果 表明干扰 F- box 区获得的 ihpRNA 臂长为 141 bp,茎环 253 bp;干扰可变区 V3 获得的 ihpRNA 臂长为 120 bp,茎 环 253 bp。结果 说明 SFBB- γ 基因 F- box 区和 V3 区的 ihpRNA 结构融合成功。通过双酶切检验及 PCR 证实, SFBB- γ 基因 F- box 区和 V3 区的 RNAi 表达载体 pCAMBIA1304- RNAi- SFBB 构建成功;PCR 验证和测序结果也表 明重组质粒已经成功转入农杆菌 GV3101 中,GUS 染色检验获得蓝色,目的基因已整合进入库尔勒香梨叶片中。结 论 成功构建库尔勒香梨 SFBB- γ 基因 F- box 区及可变区 V3 的 RNAi 表达载体,为诱导香梨 SFBB- γ 基因转录后 基因沉默及培育自交亲和梨品种提供参考。
  • 农业·林业
    李淑红, 赖黎丽, 李淑琴, 方珂, 朱华国
    2018, 36(4): 475-481.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适宜于加工番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取材时期和激素组合,以 2 个加工番茄品种的花药为材料, 以醋酸洋红液为染液,压碎法制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以 MSB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 浓度的植物激素 2,4- D、NAA、KT、6- BA、ZT、TDZ 进行花药培养,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加工番茄花药愈伤组织 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花蕾纵径为 5.25- 6.19 mm,横径为 2.09- 3.20 mm,绝大多数的小孢子发育时期处于单 核靠边期;不同基因型加工番茄愈伤 组织 的诱 导率不 同 ,品种 CK8 的 诱导 率为 18.63%,品 种 CK3 的 诱 导率 为 14.19%;0.5 mg/L 2,4- D+0.05 mg/L TDZ 是最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组合,诱导率为 56.52%,其次是 0.1 mg/L 2,4- D+2.0 mg/L 6- BA 的组合,诱导率为 56.36%;番茄花药愈伤组织在 MS+0.2 mg/L NAA+0.5 mg/LKT 培养基上 可形成胚性愈伤组织;4 ℃低温预处理花蕾的适宜时间为 2- 5 d。
  • 医学·药学
  • 医学·药学
    徐浩 , 钱彪 , 杨立 , 张思源 , 沈志远 , 邵润芃 , 王勤章
    2018, 36(4): 486-491.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豚鼠糖尿病膀胱病(DCP)在经尿道灌注干细胞白血病(SCL)基因重组慢病毒后所引 发 的 Cajal 样 间质细胞(ICC)电位活动的改变。方法 购买健康雄性豚鼠 90 只,按照 200 mg/kg 单次腹腔注射 1%的链脲佐菌素 (STZ),正常喂养 12 周后,筛选出符合 DCP 模型标准的的豚鼠并将其随机分为 3 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 照组。实验组经尿道灌注 0.2 mL 滴度为 2×107 IU 的 SCL 基因重组慢病毒,阳性对照组经尿道灌注 0.2 mL空慢病 毒,空白对照组经尿道灌注 0.2 mL PBS 液。每组在转染后 2、7、14、28 d 这 4 个时间节点每次处死 3 只豚鼠,迅速 摘取膀胱,选择胶原酶 V 消融法分离提取初代 ICC 并继续培养。72 h 后运用膜片钳技术检测 ICC 自发及 ATP 诱发 电位活动。结果 体外通过胶原酶消融法可分离培养 DCP 豚鼠膀胱中 ICC,运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到在无刺激条 件下检测不到 ICC 的内向电流,而在 ATP(100 μmol/L)条件 激发下可检测到 ICC 的内向电流。实验组 2 d 时与其 他两组内向电流无明显变化,实验组 SCL 慢病毒转染 DCP 膀胱 7、14、28 d 时可检测到 ICC 内向电流比其他两组 高(P<0.05),14 d 达到峰值 350.0±29.9pA,随后降低。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随着 DCP 膀胱持续受损,内向电 流逐步降低(P<0.05)。结论 SCL 基因重组慢病毒经尿道灌注可成功转染豚鼠 DCP 膀胱,使受损的膀胱 ICC 电流 幅度逐步增高,说明 SCL 基因对 DCP 膀胱中受损 ICC 功能有部分改善作用。
  • 医学·药学
    信盼 , 王新春 , , 黄川生 , 郭新红 , 袁勇 , 曹文疆
    2018, 36(4): 492-497.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香青兰总黄酮对高脂饲料诱导 ApoE 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 TGF- β1/Smad 通路的影响。方 法 C57BL/6J 小鼠为正常对照组,ApoE- /- 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香青兰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1、42、84 mg/kg/d) 和辛伐他汀组 (3.5 mg/kg/d)。小鼠给药 12 周后处死,观察主动脉病 理 形态 学变 化 ;采用 酶 联免 疫吸 附 测定 法 (ELISA)检 测 了 血 清 中 白 介 素 1β(IL- 1β),白 介 素 6(IL- 6),肿 瘤 坏 死 因 子 α(TNF- α)及 单 核 细 胞 趋 化 因 子 1 (MCP- 1)的表达;采用蛋白免 疫 印迹 法(Western Blot)检测 了各组 主动 脉 TGF- β1,Smad2/3 及 P- Smad2/3 蛋白 的 表 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轻,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明显降低 (P<0.05 或 P<0.01),血清中 IL- 1β、IL- 6、TNF- α、MCP- 1 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或 P<0.01)。Western Blot 显示各给药组 主动脉中 TGF- β1、p- Smad2/3 以及 Smad2/3 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香青兰总黄酮具有抗动脉 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干预 TGF- β1/Smad 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
  • 医学·药学
    邱智枫 , 桑璐 , 李佳斯 , 王维 , 刘稳 , 马雅静
    2018, 36(4): 503-508.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缺铁性贫血大鼠对其子代鼠肝脏中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 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的 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 36 只 4 周龄的雌性 Wistar 大鼠 随机分为 2 组进行饲养,实验组 18 只雌性 Wistar 大鼠给予低铁饲料喂养,构建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对照组 18 只 雌 性 Wistar 大 鼠 给 予正 常 饲 料 喂养。实 时 荧 光 定 量 PCR 检测 两 组 大 鼠 各 自 子代 新 生 仔 鼠 肝 脏 中 EPO、EPOR 的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1)低铁喂养后,实验组 18 只雌性 Wistar 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红 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大鼠,提示缺铁性 贫血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实验组大鼠产仔数量较少,后代仔鼠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仔鼠体型较小,皮肤苍白; (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子代肝脏 EPO mRNA 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对 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后代肝脏 EPOR mRNA 表达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铁缺乏大鼠子代出现一定 程度的缺铁性贫血症状,缺铁性贫血大鼠对其后代仔鼠肝脏 EPO mRNA 表达水平有上调作用。
  • 生物·环境
  • 生物·环境
    王鹏鹏, 何影, 马淼, 赵婷婷
    2018, 36(4): 509-514.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室内受控条件下入侵植物蒙古苍耳种子对各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及土壤 酸碱度)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指数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蒙古苍耳种子萌发对于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在 温度为 10- 35 ℃时,种子均可萌发,而其适宜温度为 20- 30 ℃。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在相对湿度为 30% - 100%的土壤环境中,超过 70%的种子可以正常萌发,表现出其对土壤水分有极宽泛的耐受幅度;随土壤盐分浓度 的升高,其种子萌发率呈下降趋势,但在 280 mmol/L 的高浓度土壤 NaCl 环境中,可以萌发的种子仍达到 17%;在土 壤环境为 pH 4- 10 时,其种子萌发率高达 70%以上,表现出对土壤酸碱度有较强的耐受性。这表明蒙古苍耳种子对 各环境因子都有极强的耐受性,在种子萌发阶段对各环境因子都有较宽泛的耐受幅度,高原山区、荒漠、盆地和盐 碱地等复杂多变的环境都是其种子萌发的适宜生境,这为预测蒙古苍耳的适生区域及制订有效的防除策略提供了 科学依据。
  • 生物·环境
    张丽君 , 曹婷 , 刘鸯 , 谢双全 , 阎平
    2018, 36(4): 515-519.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对新疆西昆仑山地区十字花科植物进行研究,为该区植物学方面基础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与理论 依据。方法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标本资料的整理鉴定,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植物种类,对其植物区系特点进行 分析。结 果 该区十 字 花科植物 共 有 24 属 ,43 种 ,4 变种 ,3 变型 ,分 别占 新 疆十 字花 科 植物 属 的 35.29%和 种的 20.67%。该区十字花科植物组成简单,只有单种属(16 属)和寡种属(8 属),属的多样性与丰富度相对较高,而种较低; 特有现象不明显。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4 种,占 55.81%),其次为一至二年生草本(18 种,占 41.86%), 半灌木仅 1 种,与该科的生活型基本一致;其中 4 种一年生植物在本区并未表现出其在北疆的 " 短命 " 植物现象。生 态型均为中生植物。结论 该区系的地理成分有 7 个分布区类型和 6 个变型,具有明显的中亚与地中海、西亚分布(9 属,占 37.50%)和温带分布(8 属,占 33.33%)性质;本区与相邻的中国帕米尔高原和中国喀喇昆仑山十字花科植物区 系地理成分几乎相同,区系的发生、发展历史高度相似,但现有属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仅为 40.48%和 51.35%,种的相似 性系数分别仅为 21.05%和 35.80%,表明本区与两地关系密切,但现有属、种又有一定的地区差异。
  • 生物·环境
    王寒涛, 韦德权
    2018, 36(4): 520-523. doi: 10.13880/j.cnki.65- 1174/n.2018.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污水处理厂群联合调度是当前城市污水处理的新运行模式,对城市污水处理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分析 了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厂群联合调度模式,在完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的基础上 实行厂网一体化运营模式,最终实现区域内污水厂群联合调度运营的新模式。通过跨厂调配污水和污水厂群联合 调度可有效解决区域内污水厂负荷不均衡、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邻避效应”等引起的选址难等问题。联合调度是 未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 数学·物理
  • 数学·物理
    时凌 , 张琼 , 时义梅 , 刘丁酉
    2018, 36(4): 524-528. doi: 10.13880/j.cnki.65-1174/n.2018.0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 n 个工件在 2 台机器上加工的流水作业排序问题。同一工件在一台机器上完工后在下一台机器加工之前 有一个时间间隔即运输时间,所有运输时间都是由单自动机来完成运输,同一时间自动机只能运输一个工件,本文主 要研究所有加工时间均匀等于 1 的情况下该问题的复杂性,并给出新的启发式算法,证明该算法的最坏性能比是 3 2 ,且 上界是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