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药学
刘宗智, 张君, 许彭, 李伟, 王铁鹏, 张志威, 王艳杰, 王翠喆, 谢建新
为研究肥胖对大鼠骨髓脂肪细胞的影响。采用 5-6 周龄雄性 wistar 大鼠分为高脂饮食组(100 只)和正常饲料 组(100 只),采用高脂饲料(40%脂肪比)诱导大鼠肥胖模型,连续喂养 14 周。动态检测(第 0、4、6、8、10 周)大鼠血清 中血糖、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经 HE 染色后,检测股骨骨髓腔中脂 肪细胞数目及形态变化,同时测量其直径变化。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喂养 4 周后,两组大鼠体重差异开始有统计学 意义(P<0.05),肥胖组显著高于正常饮食组。第十周后,两组大鼠体重均进入平台期,体重不再增加。肥胖组大鼠血 清中血糖、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始终高于正常组大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 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大鼠高脂饮食前 6 周骨髓腔内仅发现少量脂肪细胞,6 周后骨髓腔内脂肪 细胞开始增加,但始终少于正常大鼠,各检测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细胞直径测量结果显示,肥胖组 大鼠脂肪细胞直径出现了双峰趋势,从第 0 周到第 2 周 逐渐 增 大,且 直径 均 大于 正 常组 大鼠 ,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义 (P<0.05)。第 4 周到 6 周降低,且低于正常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 6 周到第 8 周再次逐渐增加,此 时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 8 周后,再次下降,直径显著低于正常组大鼠,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肥胖对大鼠骨髓脂肪细胞数目及直径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肥胖的不同阶段表现 出差异性,而这种影响的差异可能与高脂饮食导致的脂代谢紊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