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物学·生态学
  • 生物学·生态学
    李斯, 王爱英, 沈海涛, 祝建波
    2009, 27(6): 661-6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组成型表达转录因子基因影响转基因植物性状的缺点,并构建一种具有级联放大作用并带有表型标记的诱导型植物双价表达载体。研究采用PCR方法从拟南芥克隆获得冷诱导转录因子CBF3基因,蜡质合成相关WIN1基因,干旱诱导RD29A基因启动子和冷诱导的LEA14基因启动子,并用CBF3转录因子所调控的下游RD29A基因启动子和LEA14基因启动子分别驱动CBF3基因和WIN1基因表达,构建了双价植物表达载体RD29AP-CBF3/LEA14P-WIN1/pCAMBIA2201。我们预测在转基因植物中,该表达系统可在干旱等逆境信号存在条件下,通过级联放大的方式诱导表达,在增加植物抗逆性的同时,增加叶片表层蜡质的积累,从而易于表型识别。本研究为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提高抗逆转基因棉花田间筛选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 生物学·生态学
    郝凤霞, 胡文革, 康壮丽, 付伟超, 陈创夫
    2009, 27(6): 66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通过细菌低温保护实验测定鱼源Ⅲ型抗冻蛋白(AFPⅢ)对大肠杆菌的低温保护效果,利用前期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AFPⅢ转化大肠杆菌,目的蛋白以融合his标签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NI柱亲和层析得到较高纯度的AFPⅢ-his融合蛋白。细菌抗冻实验的结果表明,外加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纯化的AFPⅢ融合蛋白对细菌有明显保护作用,但是抗冻蛋白的浓度对细菌的保护力不成一致的线性关系。鱼源Ⅲ型抗冻蛋白的浓度在50μg/mL时抗冻效果最好,并且随着温度的下降,抗冻蛋白对细菌的保护能力与Glycerol对细菌的保护能力的差距逐渐减少,在-80℃时基本可以代替甘油用于菌种保存。
  • 生物学·生态学
    刘鸯, 王果平, 阎平, 许晓敏,
    2009, 27(6): 671-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帕米尔高原蔷薇科植物进行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蔷薇科植物计有9属,29种4变种,分别占新疆蔷薇科属、种总数的30.0%和20.0%。其中新发现新疆新记录种2种,新疆帕米尔新记录属2属,新疆帕米尔新记录10种3变种。该地区蔷薇科植物中有中国特有种1种,中国新疆仅分布9种,特有种与仅分布种共占34.5%。
  • 生物学·生态学
    贺晓欢, 翟伟, 阎平, 张燕君,
    2009, 27(6): 677-6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喀喇昆仑山黄耆属(Astragalus L.)植物进行的形态分类学研究表明:中国喀喇昆仑山黄耆属植物计有24种,占新疆、中国黄耆属植物种总数的14.1%和8.63%。其中新发现中国喀喇昆仑新记录种4种,该地区黄耆属植物有昆仑山特有种1种,青藏高原特有种3种,中国特有种1种,中国喀喇昆仑仅分布种3种,中国新疆仅分布种4种。
  • 生物学·生态学
    普宗朝, 沙拉买提, 董海虎, 袁建海, 陈永川, 托乎提,
    2009, 27(6): 682-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新疆3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点)2006~2007年实测的0~50cm土层土壤水文物理常数资料以及各站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综合分析了各常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各常数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在新疆区域内,1)土壤容重具有南疆>北疆>天山山区的分布特征,田间持水量和凋萎湿度具有南疆<北疆<天山山区分布格局;2)各土壤水文物理常数两两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对数型回归关系,其中,土壤容重与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与凋萎湿度间呈负相关关系,而田间持水量与凋萎湿度间呈正相关关系;3)各常数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统计关系,其中,土壤容重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容重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但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 园林·园艺
  • 园林·园艺
    王文英, 辛建华, 陈荣
    2009, 27(6): 687-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6份甜瓜自交系为亲本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采用Griffing方法Ⅱ配制杂交组合15个,对甜瓜6个亲本和15个杂交组合果实的单果重、种腔直径、果实纵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M5、M2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十分优良的母本,而M4、M6是表现较好的父本。组合M4×M5、M2×M6、M5×M6、M2×M4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属综合性状优良的组合。该结果将为甜瓜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和选配提供依据。
  • 园林·园艺
    刘波, 邢小玲, 徐小牛,
    2009, 27(6): 691-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切断根系法,运用Li-6400光合呼吸测定仪对肖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根系呼吸特性及其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和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根系呼吸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中龄林根系呼吸速率年变化范围为0.412~1.970μmol/(m2·s),幼龄林为0.259~1.414μmol/(m2·s);幼龄林年平均根系呼吸速率(1.198μmol/(m2·s))是中龄林的(0.937μmol/(m2·s))1.13倍。中龄林和幼龄林根系呼吸速率及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1年中基本呈单峰曲线模式,高峰值出现在6月,之后逐渐下降至次年1月达最低值。幼龄林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为31.79%~59.00%;而中龄林根系呼吸所占比例范围(23.50%~50.26%)较幼龄林小。中龄林和幼龄林根系呼吸速率与土壤5cm内温度相关性显著。中龄林根系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程度大于幼龄林。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土壤高含水量并没有促进根系的呼吸,但与土壤温度互作可能对林木根系呼吸产生较为显著的促进效果,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 园林·园艺
    周朝彬, 王炳举, 唐诚,
    2009, 27(6): 697-7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聚丙烯酰胺用量下较短时间内CO2浓度升高对1年生胡杨叶片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聚丙烯酰胺用量的减少,土壤水吸力上升,干旱胁迫加重。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2)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各处理的胡杨叶片Pn、WUE、Ci上升,Tr、Gs下降。由此说明:CO2浓度升高对胡杨叶片Pn和WUE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干旱胁迫作用;聚丙烯酰胺用量大时,CO2浓度升高对胡杨Pn的促进作用较好;随着外界CO2浓度的升高,气孔关闭,蒸腾速率降低,从而增加了胡杨WUE,这将加强胡杨的耐旱能力。
  • 畜牧·兽医
  • 畜牧·兽医
    朱建军, 赵文娟, 张慧, 吕廷德, 薄新文,
    2009, 27(6): 701-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克隆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新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的生物学信息,初步预测该基因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并以其作为模式生物,为人类的某些基因未知功能的研究提供基础。构建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厍,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取其全长cDNA序列;在NCBI上对该cDNA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结果:获得了1个扩展莫尼茨绦虫基因-应结合蛋白,全长1861bp,编码592个氨基酸,属于DUF 906家族,与曼氏血吸虫反应结合蛋白基因具有72.1%的同源性。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69.7653kDa,等电点为9.83。结论:获得了扩展莫尼茨绦虫反应结合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对该基因功能的初步预测,它是一种基因转录因子,在扩展莫尼茨绦虫虫体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推断该基因的功能在脊椎动物,乃至人类的基因功能研究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畜牧·兽医
    李娜, 韩猛立, 黄新, 薄新文, 王新华, 赵玉龙, 钟发刚
    2009, 27(6): 706-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5'UTR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采自石河子地区3个场的64份牛全血样品进行核酸检测及测序。结果表明:BVDV阳性率为39.06%(25/64),其中有22对母子对应样品,母牛阳性率为40.91%,犊牛为45.45%,提示新疆石河子地区BVDV垂直感染较严重。9头牛表现临床症状,阳性率为22%,其余为临床健康牛,阳性率为41.81%,数据显示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BVDV隐性感染严重。测序得到2条不同的序列,经5'UTR区域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表明2株病毒与VEDEVAC(匈牙利弱毒疫苗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6.2%~100%,用DNASTAR软件进行基因与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属于BVDV-1b基因亚型,未检测到BVDV-2型病毒。提示新疆石河子地区BVDV流行株为BVDV-1b亚型,且经生物型鉴定,所测阳性样品为非致细胞病变型。本研究可为今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应用等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 畜牧·兽医
    胡广东, 李尚华, 马勋, 王静
    2009, 27(6): 712-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集60份新疆北疆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疑似感染PCV-2和附红细胞体病死猪的肺脏及血液,利用PCR方法检测PCV-2部分基因序列,瑞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附红细胞体。结果显示,60份肺脏中,PCV-2阳性29份,阳性率为48.3%,60份猪血涂片中42份呈现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率为70%。检出PCV-2的阳性猪血中有25份附红细胞体镜检阳性,说明PCV-2与附红细胞体存在共同感染。
  • 畜牧·兽医
    李英奇, 剡根强
    2009, 27(6): 715-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调查新疆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高发季节细菌性乳房炎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药物防治及免疫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新疆北疆14个规模化牛场共采集623份临床型乳房炎奶样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得到468株细菌,其中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占25.2%;链球菌占22.6%;葡萄球菌和微球菌52.2%。
  • 医药·卫生
  • 医药·卫生
    郭淑霞, 郭恒, 胡傲容, 张景玉, 徐上知, 张翼华, 牛强, 孙凤, 李娜
    2009, 27(6): 718-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评价对沙湾县哈萨克族人群和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干预效果。开展各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强化干预。干预后一般人群中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较干预前分别增加了0.3分,0.2分和0.2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提高了11.1%、9.0%、5.6%。哈萨克族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 医药·卫生
    火睿, 郑勇, 田书信, 周婷, 孙侃, 常向云, 陈卫刚
    2009, 27(6): 722-7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星状细胞株HSC-T6后TIMP-1基因表达的情况。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pGCsi-U6/TIMP-1 shRNA,利用该载体介导四个特异性和一个非特异性的TIMP-1 shRNA,分别为TIMP-1 shRNA1、TIMP-1shRNA2、TIMP-1shRNA3、TIMP-1shRNA4和TIMP-1 shRNA-NON。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转染HSC-T6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IMP-1 mRNA表达情况。质粒转染HSC-T6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组细胞内均见绿色荧光,未转染组未见绿色荧光;mRNA水平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IMP-1 shRNA1、TIMP-1 shRNA2和TIMP-1shRNA4对TIMP-1基因表达较强的抑制作用,尤TIMP-1 shRNA1抑制作用最强(P<0.01)。pGCsi-U6介导的TIMP-1shRNA1能更加有效的抑制肝星状细胞中TIMP-1的表达。
  • 医药·卫生
    张君, 褚志华, 徐文静, 陆环, 丁毓磊, 杨丽, 谢建新
    2009, 27(6): 726-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比较大鼠肥胖/糖尿病过程中脂肪分布及脂肪细胞大小的变化,初步阐明脂肪细胞大小与2型糖尿病发生相关性。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普通饮食组(正常对照),高脂饮食组(肥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组(糖尿病组)。第0周随机抽取6只大鼠处死后,取皮下脂肪及腹膜内脂肪,用2.5%甲醛乙醇溶液固定,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制成切片。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取10个视野检测统计脂肪细胞数量及面积大小(mm2)。在饲养过程中分别选取第6、9、12、14周等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组随机处死2只大鼠,取皮下脂肪及腹膜内脂肪进行相同处理。同时,在各个时间点对大鼠体重、血糖进行检测。各组大鼠皮下脂肪细胞与腹膜内脂肪细胞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653,P=0.001;F=160.605,P=0.000),其中正常组与肥胖组、正常组与糖尿病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而肥胖组与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部位脂肪细胞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与大鼠体重及血糖变化相平行。大鼠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与肥胖/糖尿病的演进过程相平行,大鼠脂肪组织的分布与脂肪细胞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 医药·卫生
    胡建明, 陈云昭, 刘春霞, 李文婷, 尹亮, 康雪玲, 王巍伟, 刘东, 梁伟华, 蒋金芳, 李洪安, 李锋
    2009, 27(6): 731-7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DQ,DR)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6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和28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HLA-DP,DQ,DR抗原的表达。新疆哈族食管鳞癌组织中HLA-DP,DQ,DR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36.4%,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1%(X2=8.389,P<0.05);HLA-DP,DQ,DR抗原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淋巴转移、分化程度无相关性。HLA-DP,DQ,DR的表达与新疆哈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医药·卫生
    李文婷, 李巧新, 尹亮, 胡建明, 花本林, 陈云昭, 李洪安, 蒋金芳, 李锋
    2009, 27(6): 735-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检测抑癌基因PTEN在新疆哈族食管癌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突变频率,探讨PTEN基因突变与哈族食管癌的关系。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以及DNA直接测序技术,扩增125例哈族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及70例新鲜哈族食管粘膜中PTEN基因的突变热点,即第5-8号外显子,根据构象改变检测其基因突变情况。125例哈族食管癌组织中PTEN基因第5及第8号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0.8%(1/125),3.2%(4/125),6、7号外显子未发现突变(0/125)。70例新鲜哈族食管粘膜中均未检测到任何突变(0/7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族食管癌中存在PTEN抑癌基因的突变,但突变率较低。PTEN基因突变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大。
  • 医药·卫生
    张楠, 徐江,
    2009, 27(6): 740-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hMLH1、hMSH2、p53和PCNA在OSCC中的表达关系及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MLH1、hMSH2、p53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4种基因产物在OSCC中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其中,中-低分化癌中的阳性率均高于高分化癌;hMSH2、p53和PCNA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高于无转移者。hMLH1与p53/PCNA表达,hMSH2与p53/PCNA,p53与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性。hMLH1、hMSH2、p53和PCNA的异常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调节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4种蛋白有助于判断OSCC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 医药·卫生
    王文文, 杨炜, 邱明磊, 蔡新雨, 罗远湘, 赵新荣, 苏文成
    2009, 27(6): 743-7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IFG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Ⅱ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眼LECs中TGF-β1 mRNA表达;探讨TGF-β1在IFG阶段时对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60例(6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根据血糖浓度分为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21人(21只眼),IFG伴白内障组19人(19只眼),Ⅱ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20人(20只眼),术中取晶状体前囊膜(LECs),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样本LECs中TGF-β1 mRNA表达;凝胶成像并作半定量灰度分析。结果表示:IFG伴白内障患者及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LECs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伴白内障患者与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LECs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知,IFG患者TGF-β1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加速晶状体混浊,影响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
  • 医药·卫生
    代友彪, 唐辉, 张欢, 关丽, 杨四涛
    2009, 27(6): 747-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优化棉酚结晶法拆分关键过程——衍生化反应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法,重点考察反应温度、衍生化料液体积、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结晶产物收率的影响。衍生化料液体积对反应结晶产物收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反应温度和时间。因此可知,优化的棉酚结晶法拆分衍生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 化学工业·食品工程
  • 化学工业·食品工程
    陈宇, 程喜梅, 徐龙龙, 金玲, 代斌
    2009, 27(6): 750-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研究了水中2,4-二氯苯酚的降解反应,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考察了放电时间、无机盐、有机物以及金属离子等对2,4-二氯苯酚的降解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2,4-二氯苯酚的降解情况进行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为25V,放电时间为120min时,FeSO4作催化剂的条件下,2,4-二氯苯酚的降解率可达60%,当2,4-二氯苯酚浓度较低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C=COe-kt。
  • 化学工业·食品工程
    尚建疆, 吕新明, 吕晓华, 吴建宁, 方振华, 刘志勇
    2009, 27(6): 75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乙二胺改性聚乳酸(EMPLA)的合成工艺及其亲水性能。以乳酸、马来酸酐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EMPLA,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对聚乳酸(PLA)、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MPLA)、EMPLA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测定了吸湿率以研究其亲水性能力。优化的反应工艺为:在10℃反应2h、乙二胺过量20%时产率及产物纯度最高。通过酸酐间接引入亲水性的活性伯胺基团,EMPLA的平衡吸湿率比聚乳酸提高了31%。
  • 化学工业·食品工程
    邓辉, 查志华, 张根林, 杨涵
    2009, 27(6): 760-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以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氯化锌加入率、浸渍时间、微波功率及活化时间对产品活性炭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制备棉秆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氯化锌与棉秆比例以1.6:1,浸渍时间24h,微波功率为560W,微波辐射时间为9min。用此工艺条件制得活性炭的亚甲基兰吸附值、碘吸附值、产率分别为1002.92mg/g,12.8mL/0.1g和38.92%;通过电镜扫描和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对活性炭孔结构进行表征,表明该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为794.84m2/g,属中孔发达的活性炭。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王振华, 郑旭荣, 安俊波
    2009, 27(6): 764-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近年来新疆棉花膜下滴灌区日益严重的残膜污染及地下滴灌苗期灌水困难的实际,提出将无膜移栽与地下滴灌有机结合的棉花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技术,为研究在干旱区采用此技术下棉花的耗水规律,进而验证该技术在新疆的可能性,进行了不同滴灌方式下棉花土壤水分变化盆栽试验,试验设5种处理:覆膜移栽地下滴灌(FTSDI)、无膜移栽地下滴灌(NFT-SDI)、覆膜直播地下滴灌(FS-SDI)、无膜移栽地表滴灌(NFT-DI)、覆膜直播地表滴灌(FS-DI)。结果表明:对于棉花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而言,NFT-DI处理最大,地下滴灌节水效果明显,FT-SDI处理最小,NFT-SDI处理仅次;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整个生育期表层(0~30cm)土壤耗水量,无膜处理高于覆膜处理;苗期无膜移栽地下滴灌的耗水强度相对较大,灌水量也相应加大;在覆膜地下滴灌条件下,苗期移栽处理比直播处理耗水强度较小,耗水量也小,地下滴灌条件下,移栽相对直播更利于棉苗生长发育;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的花铃期灌水量小于膜下滴灌,土壤水分变化主要集中在30~80cm,全生育期土壤耗水量略高于覆膜地下滴灌,而均低于地表滴灌。这表明棉花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技术既可充分发挥移栽和地下滴灌的优势,在干旱区完全可行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刘海隆, 王玲, 包安明, 何新林,
    2009, 27(6): 770-7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玛纳斯河流域冰川积雪覆盖的变化特征,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区域水资源的变化,以MODIS数据为基础,利用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方法提取了玛纳斯河流域的冰川积雪覆盖面积,研究了该流域1998~2006年的冰川积雪覆盖变化。结果表明:该流域的年际冰川积雪覆盖区域的平均海拔高度在1998~2002年表现为下降过程,在2002~2006年表现为上升过程;1998~2001年冰川积雪面积有一个缓慢增大的过程,而自2001年以后,出现了年均8km2左右稳步减小的过程;另外,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与平均温度、降水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气候变暖对玛纳斯河流域山区冰川积雪的消融有明显促进作用。
  • 力学·建筑·水利工程
    程建军, 廖小平, 安孟康, 廖孟柯, 蒋景顺,
    2009, 27(6): 774-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复杂高边坡滑坡病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基于坡体变形测斜实测数据,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与坡面逐级开挖观测资料,对梅列互通高边坡滑坡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与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工开挖对坡体稳定度的影响规律同坡体的宏观历时变形破坏表征具有一致性;从坡体测斜位移监测曲线来看,应急锚固和根治锚固工程都有效地抑制或减小了加固坡体范围内的变形,应急锚固在抑制坡体变形的同时影响或增大了坡体深部的变形;根治锚固工程首先抑制住坡体深部变形的发展,继而使坡体的浅部变形趋向停止。综合分析各工况阶段的监测结果表明,梅列互通边坡滑坡经治理后,坡体已趋于稳定状态。
  • 物理·数学
  • 物理·数学
    赵国辉, 舒永录, 孔昭毅, 赵运洪,
    2009, 27(6): 780-7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最近提出的一个新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问题。在此系统的控制中,设计了在参数已知时的2个线性控制器,得到了将系统控制到任意不稳定平衡点的充分条件。在此系统的同步中,设计了在参数已知时的2个非线性控制器,得到了实现全局完全同步的充分条件,并设计了在参数未知时的3个非线性控制器和参数估计的自适应律,得到了实现全局完全同步的充分条件。对控制参数数值模拟的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
  • 物理·数学
    张衡, 张武, 苏变萍
    2009, 27(6): 785-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三维双曲型方程带Dirichlet边界条件初边值问题的离散系统用块三对角可扩展并行算法求解,提出了保证精度和最优并行效率的分治策略。使用此方法在上海大学超级计算机"自强3000"上进行了数值实验,实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得到线性加速比,并行效率达到90%以上。
  • 物理·数学
    侯娟, 张建军, 厦新福, 颜杰
    2009, 27(6): 789-7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去离子水和乙二胺作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S晶体,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配比等条件对ZnS晶体晶型转变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了ZnS晶体物相结构及表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简单调节反应参数可以实现ZnS晶体由立方闪锌矿到六方钎锌矿的相变;当反应时间大于10h,反应温度高于140℃,去离子水与乙二胺溶剂配比大于1的实验条件下所得样品为纯度较高的六方钎锌矿型ZnS;立方闪锌矿ZnS均为直径约3μm的单分散微球体,而六方钎锌矿ZnS是由许多纳米纤维缠绕而成的大小不一的球形颗粒。